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VIPKID用户遭受退费骗局:要退费,先要买“安全证券”?

    [复制链接]

    2022-8-3 21:42:01 85 0



    一个来自生疏号码的退费电话,让林新(化名)想起了本人放置已久的VIPKID账号。打水漂的钱能够拿回来了?林新起初发现本人仍是想得太简略了。所谓的“退钱”退的并非现金,而是需求购买“安全证券”的证券产品。  
    记者前后向安全证券、VIPKID求证林新的退款遭受,均原告知“这是欺骗”。安全证券还发布告强调,“本公司依法合规从事证券业务,从未发展相似课程教育退费、债券转让、返现、清退回款、兑付证券等流动”。  
    经过冒充教培机构和捏造金融APP发展的一场场骗局中,安全证券每每“躺枪”。只管教培机构和券商都已公布防骗提醒,但这场骗局还在持续,一样的故事,还在其余教培机构的学员和家长身上演出。  
    退费需购买“证券”  
    VIPKID是林新新近为孩子购买线上课程的平台。跟着行业产生巨变,VIPKID的授课暂停了。课没有上完,已交的学费怎么办,平台方面始终没有说法。林新平时任务忙碌,就把这事暂搁到了一边。  
    8月1日,林新接到一个来自“客服”的电话。该客服称,VIPKID正在为学员管理退费。请求人要参加一个QQ群,并按群里的流程操作管理退款。  
    退款为何要加QQ群?虽然心存纳闷,林新仍是入了QQ群。进群后,办理员在群里发了一个下载“安全金融”APP的网址、一张债务转让协定书以及管理退款的操作流程。“安全专员”称,该APP是“清入学员公用APP”。  


    办理员提供的债务转让协定书。来源:退费QQ群  
    下载APP并绑定本人的银行卡后,客服让曾经记不清残余金额的林新“先随便上报一个数字”。随后,林新绑定的银行卡收到了这笔汇款。  
    林新却对汇款来源发生了疑虑。这笔“退款”的付款方并不是VIPKID的一切方北京大米科技,也不是“安全证券”,而是一个集体账号。  
    对方经过集体领取宝账号转账给我300多元。”而在不到30人的QQ群里,不停有人在发退费胜利的截图。截图中的汇款银行八门五花。  
    客服解释,这笔钱只是第一笔退款,接上去会退余额,也就是第二笔退款。  
    随后,客服表现,为了实现第二笔退款,要求先林新将100元转到指定的账户,并屡次强调“要用云闪付领取,不克不及用别的形式领取以及添加任何备注”。  
    这个要求惹起了林新的警惕。退款以前要先打钱,这是否骗局?  
    抱着“看你们还有甚么套路”的表情,林新照做了。向指定账户转去100元之后,客服说,“打钱形式错了,必需再经过购买证券产品的形式实现退费”。  
    客服发来的证券产品引见表共包罗8个“证券产品”。最低购买100元证券回款十二0元,回款规范20元;最高购买5万元证券回款6.5万元,回款规范1.5万元。  


    客服提供的证券产品推介表截图  
    “安全证券”是个甚么产品?为何购买100元“安全证券”能回款十二0元?有一定投资教训的林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任务忙碌,林新就把这事放下了,没有再进一步理解具体状况。  
    “当初想起来,给你退第一笔钱就是个钓饵,第二步才是症结。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这一步上当。”林新说。  
    银柿财经记者尝试以VIPKID学员的身份进群,根据要求下载了“安全金融”APP。下载前,页面弹出了“此网站正尝试下载一个配置形容文件”的提醒。  
    这标明这款APP没有通过运用市场认证,下载有危险。”一名产品经营任务人员告知记者。  


    下载时网页弹出的页面  
    下载胜利并登录后,记者发现这并非一个通常意义上的APP,而是一个聊天界面,没有任何金融功用。通过几句对话,客服发现记者不是VIPKID学员,把记者“踢”出了退费QQ群。8月2日,记者得知该群已解散。  


    “安全金融”APP界面截图  
    捏造的教培机构和券商  
    以林新的退款遭受为例子,记者讯问了已经购买过VIPKID课程的其余学员,他们均表现“学费都是以现金的方式退还,目前尚无遇到此种状况”。  
    VIPKID的用户数量不是小数目。VIPKID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1月,公司成立8年,累计掩盖学员超100万人,累计上课1.5亿节。  
    银柿财经记者向VIPKID求证退款需买证券产品一事,客服表现“这都是欺骗的套路”。那末问题来了,家长们的手机号是怎么到骗子手里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VIPKID客服表现,“公司并无泄漏用户的信息,详细的问题公司也正在排查处置,并且在一开始收到家长反馈的时分就曾经报警了”。至于报警之后的状况停顿,客服称“并非很分明”。  
    记者理解到,假如一个公司的用户信息外泄,可能波及公司的用户数据搜集、保留、传输等环节,还有经营商。这些环节都无数据泄漏的可能性。  
    早在7月份,教育部、公安部已公布预警提醒,“防备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行欺骗”,其中提到,正轨退费流程个别会以原路前往的方式返给自己缴费账户,但凡退款时要求额定领取费用的,都是欺骗。  
    林新接触的VIPKID客服是冒充的,客服保举的“安全金融”APP及证券产品,也是假的。记者留意到,安全证券的民间APP就叫做“安全证券”,可经过官网或各大民间运用商城下载,次要提供股票开户、买卖、剖析、基金理财,一站式券商办事。  
    而关于客服给林新发的“证券产品”引见表,深圳市百仑基金办理无限公司投资总监胡超婉言,“这类隐约化、非详细的称号极可能是非专业人士意味性取的名字,正轨的产品都有专属的产品称号,并且会在监管部门进行存案的,销售时会有详细的产品称号和存案编号。”  
    胡超增补阐明,“这个表格没有表明任何详细的产品称号,也就是不成查的,属于三无;同时当初正轨的金融机构都不克不及以包管收益的方式推行产品,也会包孕实际的危险提醒等字样。”  


    两个虚实难辨的“安全金融”APP,左侧的APP是“李鬼”,右侧的APP才是正版。  
    关于这种骗局,安全证券品牌部任务人员小明(化名)表现很无法:“骗子太猖獗了,安全证券曾经减少了发防骗声明的频率。”  


    抢手金融APP频遭“冒名”  
    民间材料显示,中国安全保险(团体)股分无限公司(下列简称“中国安全”,证券代码:02318.HK;601318.SH)是一家综合性金融办事团体,运营区域掩盖全国,以保险业务为中心,以一致的品牌向客户提供包罗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元化金融办事。按照同花顺iFinD数据,目前,中国安全具有18个APP,下载量约为14.93亿。身为中国安全旗下首要成员、国际主流券商之一的安全证券,有30年历史,有2000万用户。  


    这样一家出名券商,为什么会在教培机构退费骗局里频频“躺枪”?  
    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涵杰以为,“安全证券在公众投资者中出名度较高,品牌效应容易被欺骗份子所利用。”  
    其实,“遭殃”的不仅是安全证券。近些年来,券商、信托公司等波及借贷业务的机构和品牌也频繁泛起“冒名”景象。  
    陈涵杰婉言,相似事情反应出APP商店等平台对可供下载APP的平安性审核不严,金融机构对冒名APP的日常监测不严,以及对投资者的危险提醒缺乏等问题。  
    陈涵杰提醒,投资者应经过正轨手机运用市场或民间正轨渠道下载APP,通常而言,冒充类APP功用较繁多;证券公司不答应员工在平台进行荐股流动,也不成能要求客户将钱间接转给员工;如在转账付款时发现收款方或付款方为集体、小商户等非民间主体,应进步警觉、及时核实。  
    “如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提前固定相应的证据,例如聊天记载、(电子)合同和转账流水等。”陈涵杰倡议。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7

    帖子55

    积分25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