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海景房20年,最标致的泡沫

    [复制链接]

    2022-8-18 09:57:33 28 0



    封面图 |《海边的曼彻斯特》剧照
    文|风马牛 (微信大众号:冯仑风马牛)
    比来, 「海景房跌成白菜价」上了热搜。
    文章中提到的是深圳半山海景顶豪天麓名目。一套原价十一75万元的天麓3区海景豪宅,2018年开始上架拍卖,流拍了6次,如今打了5折都卖不掉。要知道,2009年,天麓8区房价曾一度迫近了13万元/平方米。
    情势不大好的还有海南儋州的恒大海花岛。2015年海花岛收盘是何等盛大风光,恒大兴奋地发布收盘当天就卖了十二2亿元,销售面积约136万㎡(建面),认筹到访人数10万,创下了三大世界之最,世界纪录协会还给发表了 「世界之最」证书。接着5年,海花岛房价从5688元/平方米涨至2~3万元/平方米,买到就是赚到。但如今,海花岛二手房8月挂牌均价已跌至14102/平方米。
    山东威海海景房命运就更凄惨了。2019年就曾经曝出,曾热烈一时的威海乳山银滩海景房,二手房最廉价的跌到了2000元/平方米。
    海景房波澜壮阔地开展了20多年,已经逆势而起过,如今,跟着疫情对游览业的打击,海景房的热度也缓缓凉了上去。
    01
    海景房的概念到底是怎么炒起来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老黎民其实没有海景房概念。最先的海景房,应属北戴河休养院。北戴河作为度假区的历史,可追溯至1891年,那时英美传教士来北戴河传教,感觉这中央好,便租地建别墅,北戴河的度假疗养价值由此被开收回来。新中国成立后,北戴河的一部份别墅被改建为伤残军人休养院,全国工会零碎、地方许多单位也在北戴河建了休养院。
    北戴河休养院定义了海景房的两大功用:康养、度假,为起初的海景房概念打了个样,也启示了老黎民海边度假疗养的概念。
    90年代初,跟着商品房概念的日益成熟,房地产开发迎来热潮,海南衰亡了房地产开发烧,海景房首先在海南衰亡。接着,其余沿海市县有样学样,滨海开发一时炽热了起来,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广东南海等有着海岸线劣势的地域,都涌入了这波热潮,开发商们簇拥而上瓜分海岸线。
    无关海景房的营销有着自然的话术劣势:中国海岸线全长1.8万千米,人均海岸线缺乏1.3厘米,先到先得,海景房属于稀缺资源,极具投资价值。老黎民对于海景房的概念也在21世纪的最后十年被塑造。而具有可开发海岸线的城市就那些,抉择了海景房很大一部份依托异地销售,海景房的代理销售体系在90年代末就曾经开始搭建。
    海景房的开展过程当中,有一个标记性事情—— 「海景房入京」。
    1999年,北京大学传授李豪杰一路调查了辽宁大连、海南三亚、 广东南海等多个滨海城市,想给本人和共事们养老找一块好中央,终究,李传授看中了山东日照。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海滨城市,过后的房价在山东半岛乃至全国的沿海城市中都是最廉价的。李传授被动找到开发商山海天团体,拜托他们开发传授花园名目,起初这个名目惹起了北京大学校领导的留意,终究促成为了山海天团体和北京大学燕园社区办事核心的协作。
    2001年,日照传授花园名目将售楼处间接设进了北大,到2006年时,曾经有350多名传授购买了日照传授花园名目,其中北京大学传授就有300多人。北大经济钻研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雎国余1999年就买了一套,北京大学退休老传授赵德明2006年时买了两套。
    雎国余传授在承受采访时说:「1999年,过后日照传授花园房价仍是十二00元/平方米的时分,我就买了一套了;如今,咱们其余的传授再去买都曾经开发到三期了,三期的房价曾经涨到4000元/平方米摆布了。」到2006年时,北京大学传授买房会有每平方米1000元的优惠。
    有媒体激进地算过,从1999年到2006年,仅传授花园名目,开发商山海天团体可获利最少1亿元。这个名目激起了日照的滨海地产开发,也催动了山东海景房潮流。
    传授花园名目是初期海景房开展的一个缩影,养老、度假、投资激起出了海景房需要,传授花园也代表了两种趋向:一是在海景豪宅以外开拓出了平价海景房模式;二是异地销售为海景房营销关上了新思绪,找到了销库存的新池子。在那之后,多个海景房名目进京进行推行销售。
    2005年至2010年,北京人的手机短信常能收到采购威海海景房的小广告,经过小广告就可以找到威海海景房在京的中介销售公司。那时,仅威海海景房中介销售公司在北京就有几百家。看房团也在那时开始衰亡,中介公司天天都有班车组织人从北京到威海看房,那时周末在威海乳山银滩看房的北京游客多达上千人,乳山虽然只是威海下辖的县级市,交通也不是很便利,但银滩有着 「自然养(氧)吧」 「短命之乡」之称,不少人只是看这一圈,就下了定金。
    渐渐地,北京的这类销售模式被推行到上海、天津、广东、江浙等,各种销售小广告、超市传单,像一张网同样铺撒开来,收罗着潜伏客户。对普通人而言,阳光、海滩、高价,海景房的这类引诱真实是太大了,尤为对成长在内海洋区的人而言,海景房就是一个标致的梦,一个中产身份的意味,再加之投资价值,几乎就是香饽饽。
    「2008年的北京,连五环的房子都卖到上万一平方米了,而在威海乳山银滩,首付3万你就可以具有一套海景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十几年里,不知有多少人落入了中介的这套销售话术之中。
    在这样的销售模式下,外埠人渐渐构成为了海景房的购卖主力,海景房的热度也被渐渐推高。有种说法是,威海的海景房有一大半是北京人买走的,而三亚、北海的海景房,大可能是西南人买走的。那时威海乳山银滩至多一天能成交500套,不是买房,而是抢,买不着的还得找销售经理走瓜葛。同此热度的北海,有的楼盘连售楼册都还没来得及印,购房者看着沙盘就把房买了,那时北海根本没有现房可买,都是刚收盘就抢光了。
    2003年起,还有一波有钱佬狂收海景房,他们是—— 「山西购房团」。那时每逢周末,在山东沿海城市的泛滥楼盘销售处,都能看见不少出手阔气的山西人,一开始大可能是财大气粗的煤老板和公司老板,起初开展至老师、医生、公务员,山西人在山东买海景房成为了一股潮流。
    那些年,房地产大盘热度不停攀升,海景房顺着这股势头,更是烈火烹油,房价水长船高,从开发商到销售中介再到投资者,都从海景房这条链条上赚到了钱,威海乳山银滩上会萃着上百家开发商、代理销售商,海景房炒得最热时,一家房产销售一年能支出上千万。
    02
    海景房的炽热在2013年遇冷。
    央视在2013年和2015年接连出了两次报导,一是考察楼市泡沫幻灭后的威海乳山银滩,二是考察威海乳山银滩房地产去库存。各地海景房烂尾、开发商跑路的旧事也不停地曝出来,一些在巅峰期疯狂地开发海景房的地域,终究迎来了一片沉寂。
    因为异地销售的火爆所带来的过热冀望,海景房在建的时分简直没有斟酌过消化问题。譬如威海乳山银滩,大范围开发始于2003年摆布,到2015年,银滩纵深3千米、绵延2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曾经建起了大大小小200多个小区,共开发了1800万平方米的海景房,根据人均寓居面积30平方米计算,可知足60万人寓居。而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部乳山市常住人口只要57万,2021年,这个数字降至53万。很显著,这些海景房基本不是为当地人筹备的。
    再来看房价,2000年至2015年,乳山银滩的海景房新房房价一路从1000元/平方米涨至8000元/平方米,高的乃至曾经破万,二手房房价在2010年后却一直低迷。
    那末问题来了,在当地房地产市场曾经饱和的状况下,谁来接盘?
    要去库存,还得靠外埠人。
    也就是从那时起,山东海景房开始与一个负面词挂钩—— 「看房团骗局」,从正面印证了海景房的畸形开展。
    早在2009年,央视记者就曾卧底过威海乳山银滩的看房团,交了300元看房费,随着看房团去看房,全程被销售人员钉梢,许诺的星级酒店没住上,看了两套房子就催着记者下定金。比银滩美景更令记者印象粗浅的,是青岛到乳山银滩的高速公路上,竖立着的一幅幅银滩海景房广告。
    看房团的套路其实很简略:交100元至300元的看房费,就可以收费游览+看房,并许诺星级酒店住宿。到了本地后,紧密钉梢,让看房人没无机会和当地人接触,利用信息差,督促看房人下定金。前提也很迷人:「首付3万具有一套海景美宅,另有包租公寓。年返房钱8%。」算一算账,房钱可掩盖房贷,四舍五入等于白捡了一套海景房。假如没有存款资历,代理商还包揽假离婚证等,用来请求本地银行存款,堪称办事到家。
    这个套路多年未变,上钩的人仍是不少。2020年长沙一名白叟自称因贪图高价游览而在威海乳山被 「忽悠、强制」买房上了热搜, 「乳山模式」屡次被报导。往年8月,凤凰网风暴眼采访了一名3年前购买了威海乳山银滩海景房的白叟,他花了61万,以8100元/平方米的价钱动手了一套海景房,搭进了39岁独子的医药费,买完才知道,销售许诺的售后包租返利无奈兑现,本人盼着房子贬值来作为本人和儿子将来的养老金,也不外是个梦。从武汉、长沙到贵阳,还有不少和他有相反阅历的老年人。
    这些单个案例串连起来不难发现,海景房代理销售商近年已调剂战略,将销售网络下沉至二三线城市,和高价游览团、保健品销售同样,代理商将指标瞄准了二三线城市的老年人。2020年末,全国加入城镇职工根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共有1.27亿人,这是一个宏大的群体,手中也无余钱,他们成为了海景房的接盘侠,同样成了开发商和代理商眼中鲜嫩的韭菜。
    03
    其实,只有略微在本地走一圈,问一问,就可以知道,不少滨海小城的海景房二手房价早已跌落低谷。与深圳、青岛、三亚这些城市不同的是,滨海小城自身的城市配套与后劲就不外硬,海景房更不扛跌。但代理商不会给看房团这个时机,他们给看房团引见的都是低价新房,而后经过一二十年来包装出的话术与敲锣打鼓的购房气氛,促令人们下单。有的人莫名其妙,看完房两个小时就下了定金。
    而在花了几十万终于具有一套属于本人的海景房后,有些人渐渐发现阳光沙滩的糊口其实不如想象中美妙。
    海边湿润,会使家具、墙体通体长霉,长时间寓居容易得下风湿病、滑膜炎等区域性气象病;海风中夹带的盐分对修建和家具家电的侵蚀性极强,屋宇保护本钱高;赶上台风天,海景房更是首当其冲,当年花越多钱靠海越近,买之后就越后悔。「显微故事」曾采访过一名在海南买了海景房的西南姨妈,2014年夏天,「威马逊」台风登陆海南,姨妈家阳台玻璃碎了,雨水灌入,家里四处都是水。台风停了,姨妈找工人来培修,工人说:「海南人就不会去买海景房——这样的房子只能照像,不克不及过日子。」——这也是为何本地人很少买海景房。
    除此以外,海景房的养老度假性质,抉择了空置率高,人流量少,配套也很难跟得上,交通、糊口都不便利。渐渐地,标致的海景房就变为了 「鬼城」。买在高点的人,想脱手卖也卖不掉,租出去,房钱还不敷付每一年的物业费,只能砸在了手里。尤为是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游览度假的人流量增加,海景房就更为有价无市。
    海岸线开发,是一个长时间的进程,需求微小的投入来优化配套,造成产业。而开发商为了可以尽快变现,往往选择建住宅,后果就是房子建好了,但也仅有房子罢了。集体持有海景房,属于高危险的投资行动。说究竟,海景房也是房,在买房时要斟酌的如交通、医疗、城市后劲等抉择房子价值的要素,买海景房也得斟酌。异地置业的调查更应郑重,以防因信息差而吃了亏。
    仍是那句话,投资需小心
    参考材料:
    [1]《老干部最爱去哪休养?》,地球常识局
    [2]《临海小城模式窘境:海景房、养老梦和空城计》,中国旧事周刊
    [3]《面朝大海,该不应买?当海景房的现实照进理想》,中国旧事周刊
    [4]《海景房风光再也不?》,齐鲁周刊
    [5]《房地产去库存考察:威海银滩》,经济半小时
    [6]《标致海景房为什么成为骗购圈套》,经济半小时
    [7]《海景房:致命的引诱 》,卢绪海
    [8]《滨海地产:下一个商机?》,陆芬
    [9]《海景房泡沫:盛产海景房的滨海城市如何变为 「鬼城」》,中国企业家杂志
    [10]《海景房为什么跌到白菜价:5折甩卖都没人要》,逐日经济旧事
    [十一]《海景房卖出白菜价,这里二手房价钱跌到十年前》,逐日经济旧事
    [十二]《异地购房:300北京大学传授日照住别墅》,北京青年报
    [13]《遭受 「海景房骗局」:定金不给退、没住过一天,我糊口在面朝大海的幻觉中》,显微故事
    [14]《花60万买套海景房:动手亏损大半 还搭进39岁独子的医药费》,风暴眼任务室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王12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参谋|王淑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9

    帖子35

    积分16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