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仁和药业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贴牌产品撑起事迹半边天 看财报

    [复制链接]

    2022-8-27 06:11:20 57 0



    8月24日晚,仁和药业(000650.SZ)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
    按照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完成营业支出25.61亿元,同比下跌6.6%;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滑9.66%。公司称,受原辅料价钱颠簸的影响,本钱有所回升而至。
    另外,上半年里,公司安康相干产品营收比重同比减少90.71%,药品营收比重却同比增加8.51%。


    作为老牌的医药企业,仁和药业已经打造过得多拳头产品,其公司的营收更是从20十一年的7.79亿增长至2021年的49.36亿。但近几年,公司再无新的代表产品,也许,公司的运营战略似乎正在产生转移。
    事迹增长乏力,公司鼎力开展贴牌产品
    地下材料显示,仁和药业前身系九江化纤股分无限公司,位于江西省南昌市,1996年,仁和药业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其主营业务为出产、销售中西药及安康相干产品,包罗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栓剂、软膏剂、搽剂等药品以及安康相干产品。其主营产品包罗仁和可立克、优卡丹、妇炎洁、闪亮滴眼液、清火胶囊等。
    钛媒体APP发现,近些年来,仁和药业的事迹增长乏力。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公司完成营业支出分别为44.03亿元、45.81亿元、41.06亿元、49.36亿元,除了2021年有显著增长外,其他三年根本上原地踏步。与营业支出变化幅度根本统一,对应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06亿元、5.38亿元、5.69亿元、6.65亿元。
    而2021年公司的事迹之所以有所冲破,次要也是源于并购。去年,仁和药业耗资7.19亿元收购深圳市三浦自然化妆品无限公司等7家公司各80%股权,加码大安康产品业务规划。
    据理解,此前,仁和药业曾在中国医药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公司一举打造了“洗洗更安康”“闪亮滴眼液,谁用谁闪亮”、“家有儿女,常备优卡丹”、“治感冒,就用仁和可立克”等经典营销案例。但近20年里,公司再没产出过拳头产品。
    钛媒体APP发现,如今在电商平台上搜寻仁和药业,首先搜到的并非各类药品,而是面膜、祛斑霜、洁面乳、额头贴、减肥药、防脱洗发水等八门五花的产品。据理解,这些都是公司协作的OEM产品,涵盖药品、保健品、药妆、医疗器械等诸多畛域。
    在中报中,仁和药业也表现,公司产品分为自有产品和OEM贴牌产品。并称“公司自有产品是开展基本,OEM贴牌产品是无益增补。”目前从支出来看,仁和药业自有产品和OEM贴牌产品根本各占一半。
    此外,只管公司没有独自披露贴牌产品的毛利率,但其表现,自有产品的毛利高于贴牌产品。因此,仁和药业提到,“公司深知公司自有产品是公司将来事迹的保障,也是开展基本,但贴牌产品是公司产品的无益增补,两者相反相成、互不排斥。”
    此外,仁和药业还强调,公司十分注重关于 OEM 贴牌产品的办理任务,一切与公司协作的协作火伴,必需是合乎国度法律法规的合法运营主体,不存在与无资质公司进行协作的状况。
    据悉,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缩写,也称为定点出产,俗称代工(出产),根本含意为品牌出产者不间接出产产品,而是利用本人掌握的症结的中心技术担任设计和开发新产品,管制销售渠道。
    20十二年,仁和药业开始试水OEM,而在将来,公司或将持续加大贴牌产品的规划。据理解,以后,仁和药业把“大安康”业务当成是开展着重点,在媒体的报导中,公司曾表现,“2021到2025年是咱们的第5个5年布局,但愿经过4、5年时间,把大安康板块的体量做成与药品板块并驾齐驱。”
    而在大安康业务中,有六成都是贴牌产品,可见,将来公司的贴牌范围还将持续扩张。但值得留意的是,2021年,仁和药业有多家子公司因泛起环保问题被行政处分,相干问题包罗涉嫌经过窜改、捏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形式排放水净化物、排放的废水中总氮超标等。
    因此,仁和药业虽然收购了多个子公司裁减业务,但后续也非常考验公司的办理才能。
    “重营销,轻研发”模式仍旧
    另外,仁和药业始终依赖广告营销,好比,前文中提到的明星产品都是凭借着简略上口的广告词和洗脑的广告方式而大获胜利。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仁和药业同期的销售费用分别高达6.1亿元、7.7亿元、7.8亿元、5.7亿元、5.96亿。
    为了卖出品种单一的商品,仁和药业还打造了一支宏大的销售团队。截至2021年末,仁和药业退职员工的数量为7055人,其中销售人员高达4132人,占比高达58.56%,是出产人员的3.3倍。
    但同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是2341.66万元、3107.73万元、3804.16万元、3979.41万元,5214.38万元,研发投入均缺乏同期营收的1%。
    而在往年的中报中,虽然公司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有所降落,但与此同时,公司研发费用的占比也较2021年有所降落。




    能够说,“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致使了公司的不只在新产品上后继有力,老产品也是频繁翻车。往年5月,妇炎洁产品就深陷“广告涉嫌凌辱女性”的负面舆情中,随后,其官微公布了报歉信并称谦虚承受大家对妇炎洁一切的批判,并已成立了专项小组,片面下架相干产品,发展自查自纠。
    而事实上,这曾经不是妇炎洁初次堕入争议。早在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第7号布告中,妇炎洁就作为67种涉嫌“鼓吹疗效,诈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分歧格消毒产品之一,榜上着名。
    2013年,人民网也曾撰文质疑妇炎洁的实在成果,这款产品在过后正堕入诱导女性频繁使用“医治”炎症的争议。
    而如今,仁和药业的中报中也并未具体披露妇炎洁等次要产品运营情况,咱们也无从通晓妇炎洁的销售情况、盈利才能。
    除了广告引得争议以外,公司的主营药品也频陷“品质危机”:20十二年4月,仁和可立克堕入毒胶囊事情;十二月,闪亮滴眼液被曝含防腐剂;2013年1月,优卡丹被指对儿童肝肾有毒。只管预先仁和药业也发过廓清布告,但品牌信赖度和佳誉度也遭到了一定水平的损伤。
    2016-2019年底,仁和药业子公司江西制药因出产、销售劣药等问题被南昌市、江西省食药监局、南昌县市监局行政处分多达10次。
    而如今,钛媒体APP发现,在小红书上搜寻“仁和布洛芬”,则有不少人吐槽药品没成果、是假药,吃了不止痛、耽搁病情等等。


    另外,钛媒体APP还留意到,公司事迹的上行和策略重心的转移也曾经影响到了投资者的决心。截至8月26日,仁和药业股价较去年6月最高点十二.6元已跌超40%。
    而另外一边,仁和药业的开创人杨文龙又把眼光转移到了互联网医疗赛道。近日,港交所布告显示,二次递表的叮当安康经过港交所聆讯,招股书显示,杨文龙目前直接持有或管制叮当安康50.48%的投票权,因而可知,目前仁和药业的重心也许真的不在制“药”上了。(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于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2

    帖子35

    积分17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