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警觉!又一个泡沫化危险,正在变大……

    [复制链接]

    2022-8-27 15:45:33 23 0



    作者:关不羽
    近些年来,对于新动力车产业的争议从未断过,比来海南的大举措似乎让人看到了谜底。
    海南省宣告2030年全省阻止销售燃油车,这次“划线”,比欧盟还提前了5年。莫非中国将会总体进入“新动力车时期”?在我眼里,还不克不及做出这样的判别。


    计划截图
    其实,海南此举的意味意义大于本质。海南省的总人口不外一千万出头,汽车消费市场非常无限。除了海马汽车,海南省内更是没有范围以上的车企,在中国汽车工业幅员上简直属于空白区,所以对汽车产业的供应端也没啥影响。
    更何况目前的政策是禁售不由用,那末无非是意欲置办燃油车的当地车主不能不选择异地购车、异地上牌。另外多半还要领取额定的行政规费。
    假如片面禁售后,新动力车代替胜利,固然是环保减排向前一大步的政绩;假如代替比例不高,燃油车交纳额定规费的财政支出也不无小补。站在海南相干决策者的角度看,正所谓“胜固可喜,败亦怅然”,何乐而不为呢?
    假如可以乘势打造一两家海南外乡的造车“新权势”,为工业GDP数据做出奉献,那就更完善了。
    不外,目前看可能性不大,海南的经济构造、工业根底和市场范围所限,正常状况下不太可能发育出汽车工业。
    海南2030年禁售燃油车,对中国汽车产业格式的间接影响微不足道。环抱中国新动力车产业的种种争议,不会因此终结。
    1
    鱼与熊掌不成兼得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新动力车赛道,是泡沫仍是将来》,颁发在公号“香帅的金融江湖”,作者香帅无花之前是北京大学副传授,听说在学术界和传媒界影响都不小,对于标题中的问题,她给出的谜底是“将来”。对此,我不克不及苟同,提出一点商榷。
    香帅高举高打,指出:新动力车,刚好占领了国度策略层面的“动力平安”和“制作强国”两个中心症结点。
    “动力平安”指的是指新动力车代替燃油车,无利于中国升高石油进口依赖。


    “制作强国”,则是指汽车工业两大特征:非当地化(能够寰球合作)和驱开工业技术提高奏效快、速度快,所以中国开展新动力车比开展传统造车,更易完成弯道超车。
    香帅拈出的这两条,的确代表了得多人的认知。然而,“动力平安”和“制作强国”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
    香帅以为“在地缘政治日渐紧张确当下,中国亟需加重对化石动力进口的依赖。而这象征着开展电动车的紧急性在中国更显著。”石油容易被“卡脖子”,那就开展电动车绕过来,这是很盛行的观念。
    香帅们不知道的是,电动车产业链的进口依赖度只比石油高,不比石油低。
    全部电动车产业链,从原资料到零部件,甚至各种工业技术,少量需求进口。这是不克不及睁眼说实话的。


    好比,香帅说“用于锂电池阳极的石墨资料,寰球产能79%在中国”,可是她没说的是锂电池的锂矿,80%靠进口。工业软件,95%是进口的。乃至铁矿砂都需求少量进口,中国的铁矿砂进口量占全世界近七成。造车总不克不及敲个铝合金壳子就上路吧?——而铝矿石也是少量进口的……
    石油需求高度依赖进口,其余资源产品莫非不是?
    假如地缘政治危机发作,卡锂矿这种“小众资源”脖子的难度,远远低于石油。至于,技术封锁更是细微的脖子。
    越是高端制作业,产业链也越长越繁杂。然而,这也象征着越是高端制作业,对外依存度越高。正如香帅本人指出的,汽车制作业拥有“非当地化(能够寰球合作)”的特征,而这象征着更依赖寰球经济体系的分工协作。
    传统汽车工业就是如斯,福特、通用是美国品牌,然而出产制作、原资料推销和销售市场都是寰球化的。日本丰田、德国公众也是同样。
    高端制作的品牌是哪一个国度的是一回事,原资料、出产制作基地则是另外一回事。新动力车也不会有甚么不同,特斯拉的当先位置不是在美国“凭空捏造”出来的。
    因此,“动力平安”和“制作强国”两大中心,是存在逻辑冲突的。“动力平安”强调国内地缘政治的危险,升高对外依存度。而“制作强国”则是强调国内分工协作,尤为是汽车制作业这样“非当地化(能够寰球合作)”的高端制作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其中的矛盾高深莫测。


    假如地缘政治好转到石油这样的根底大宗商品都要被卡脖子了,“蔚小理”们又能在寰球走多远呢?原资料进口、寰球技术合作、海内出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哪同样能指望得上呢?
    咱们固然要把“制作强国”作为开展指标,但也要意想到明天全世界一切称得上是“高端制作业”的产品,没有一个不依赖国内分工的。造个手推车没有对外依赖度,怎么被封锁都能造出来,但那不是高端制作业。
    所以说,强调动力平安的危机感,其实不能为电动车产业加分。地缘政治环境既抉择了中国的动力平安,也抉择了中国的制作业开展程度。没有平安的地缘政治环境,动力平安堪忧,高端制作业也无从谈起。
    2
    泡沫有关市场后劲,源于预期落差
    《新动力车赛道,是泡沫仍是将来》,花了少量翰墨剖析中国新动力车市场后劲宏大,以证实新动力车产业是将来,而不是泡沫。这也是常见的意识误区。
    产业经济的泡沫化历来都不是由于不足经济后劲,而是投资过热后的预期隐没。实质上讲,泡沫就是预期大起大落砸出的经济大坑。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不是由于日本房市没有市场需要后劲。九十年代的西北亚经济泡沫,也不是由于西北亚没有经济开展后劲。世纪之交的美国互联网泡沫,更不是由于美国互联网产业没有市场后劲。这些泡沫化的景象,不是由于市场后劲隐没了,而是由于预期隐没了。
    中国新动力车产业目前就存在这样的危险,几年前跟风扎堆的大热,这两年却是全产业链的效益滑坡。
    先看投资端。技术门坎低,始终是新动力车吸引跨界资金入场的“好故事”。
    《新动力车赛道,是泡沫仍是将来》是这么说的:新动力车跳过了燃油车过来几十年在竞速能源方面的技术积攒,造车“门坎” 是降落的。在这类观点趋向下,少量跨界资金越过了“低门坎”进入造车畛域。可是,进去后却发现彻底不是这么回事。后果钱烧了大把,胜利者寥寥。
    恒大把“能买到的先进技术都买回来了”,顺便还救了贾会计一把。可是,500亿投资烧上来,间隔胜利造车还差了不少间隔。但这曾经算是不错的,同为跨界造车的宝能,烧了十二0亿,纯白瞎了。
    2020年末,宝能在西安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新车下线典礼,姚振华决心满满地宣告:该基地将完成年产值450亿元,一期产能将达到50万辆。


    但是,2021年,媒体记者实地走访该基地时,基地的工人表现:“全部工厂没有正式投入出产,只是调试出产了约15辆车,领导来了坐一坐。”
    往年宝能堕入债权危机,新动力车品牌观致却已后行一步,早就堕入了“就等着破产”的绝境。
    已经不差钱的房产巨头跨界投资新动力车,却发现光有钱是万万不克不及的。所谓“技术门坎低”,其实不等于没有门坎。
    假如说房企的投资失败是由于不足制作业教训,那末格力董明珠呢?从下游的电池产业动手,到头来是低价动手“珠海银隆”的壳资产一枚。
    前几年中国产业界有头有脸的,不少跨界杀入了“低门坎”的造车大业,可迄今为止没有一家拿出像样的成就单的。
    这样惨烈的理想让人不能不反思,新动力车的门坎真有那末低吗?
    200亿起步的资金门坎不低,技术门坎也不低。“跳过了燃油车过来几十年在竞速能源方面的技术积攒”,其实不等于没有技术积攒的从零开始。
    电念头、芯片、电池等等产业环节,哪个没有几十年的技术积攒呢?哪个不需求专门的技术人材呢?投资者的热钱,只烧出了人材荒、技术荒的短板。雄赳赳气昂昂地烧钱进去,灰头土脸地烧光了出来,岂是偶尔?几十亿、上百亿地“花钱买经验”,少量投资就这么世间蒸发了,不成惜吗?
    烧钱不克不及解决问题,烧了投资者大把钱的车企继续巨亏。2018年先后,新动力车的政策补助退坡后,车企的日子始终不太好于,这两年市场环境激烈变动,更是造一辆亏一辆的个人亏损。
    说“没有200亿不要造车”的蔚来董事长李斌,4年亏了400亿,还在继续巨亏中。按照2022年一季报显示,蔚来净亏17.8亿。李斌还有几个200亿能够亏?
    蔚来不是单独哀痛,往年第一季度小鹏净亏17亿,现实净亏0.十一亿。中国造车新权势御三家“蔚小理”,都在亏。那些还在“守业阶段”的“新新权势”更是亏得没谱了,威马汽车均匀每卖一辆车亏10万,亏成为了业界传奇。


    中国泛滥新动力车企业,独一完成盈利的是比亚迪,半年事迹摊上去单车均匀净利润约为4331元。然而,这点微薄的利润也很难说是造车赚的,由于比亚迪除了造车,还造电池和口罩。
    产业链上游巨亏,按例要找下游的“费事”。造车的纷纭埋怨“给电池企业打工”,这话不无情理。
    宁德时期是赚钱了,然而日子也其实不好于。锂矿价钱、物流本钱嗖嗖下跌,宁德时期的利润空间并无想象中那末美妙,资本市场的“宁王传奇”还能演出多久是个问号。
    传奇的接力棒交给了电池的竞争对手比亚迪。然而,两大电池巨头的竞争赛场不是国际新动力车定单,而是特斯拉、宝马们发小红花。中国新动力车产业独一赚钱的部门在争夺“外卡”,这多少都有点讥刺。
    制作业不是云端上的互联网产业,靠烧钱烧出范围不会升高本钱,只会烧出原资料价钱激增、销售竞争剧烈的“本钱-利润”中间挤。
    目前的状况是,利润空间隐没正在从产业上游向产业下游迅速分散。至于投资端,此前的自觉乐观簇拥而入,曾经投下了微小的心思暗影面积。
    因此,中国新动力车全产业链的“庐山中人”都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钱都到哪里去了?谜底是,都买了经验,这个经验是面对理想。
    造车“低门坎”的滥调,能够休矣。技术门坎没有想象的那末低,没有200亿玩不起的资金门坎很高,更致命的是少量热钱涌入后,本钱门坎高不见顶。
    从当年热钱涌入、名目扎堆下马时的预期太高,到当下的全产业盈利预期转弱,泡沫化的危险曾经浮现。
    3
    在空想和理想中做出选择
    全行业亏损曾经很分明了,市场扩大的前景也其实不乐观。“将来后劲”是一回事,理想的购买力则是另外一回事。
    新动力车企纷纭展现7月份销量同比大增,然而经济历来不是孤立的,汽车消费总体下滑的继续趋向之下,逆势的“销量大增”能继续多久呢?新动力车、燃油车都在汽车消费这块蛋糕里分出来的,汽车消费又是社会消费大蛋糕里分出来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至于2035年寰球新动力车的销量将如何如何、2030年中国新动力车销量将如何如何,这些“美妙将来”讲得太多了,然而咱们没有时光机,日子要一年一年地过,钱要如数家珍地数。抉择市场走向的无效预期、实在预期不是2030年、2035年,而是2024年、2025年。
    十年二十年的愿景,说难听点叫“后劲”,说好听点就是望梅止渴。望梅止渴,是不克不及阻挡“泡沫化”的危险。假如“长时间化”的故事可以包治百病,那末这世上就没有泡沫。荷兰人玩郁金香不也玩出了世界第一大切花出口国的龙头位置吗?咋就泡沫了呢?
    中国新动力车产业不是天生的泡沫。超大城市、大城市林立的中国,新动力车的运用场景比欧美更加普遍。作为城市代步工具,新动力车有运用价值,其开展亦有技术提高意义。
    然而,掉臂产业特征,掉臂经济环境大配景的适得其反,的确会制作泡沫化的危险。中国新动力车产业的开展,不是在泡沫或将来中做选择,而是在理想与空想中做出判别。
    4
    结语:少讲故事,多做筹备
    中国新动力车产业开展至今,讲了太多的“故事”。八面玲珑,却是叙事错乱。《新动力车赛道,是泡沫仍是将来》就是如斯。
    打“动力平安”的地缘政治危险牌,却掉臂高端制作业寰球分工的地缘危险牌。用“混身都是脖子”的新动力车产业反抗石油“卡脖子”,这是否有点荒唐?
    讲制作业降级时强调“矮小上”的高科技,可是吸引跨界投资时,又把“低门坎”作为次要卖点,这不是自圆其说吗?
    如斯种种,形成了对新动力车产业的认知错乱,这对产业开展绝非坏事。
    正常的产业越说越不正常,横竖都是理的天花乱坠,无非是冲着产业政策的大把补助。可在今时今日,依然将新动力车产业开展的但愿寄托于补助政策的断奶无期上,无疑是风险的。
    不切实际的预期承诺,只会报酬减少泡沫危险。目前更应该关注的是,新动力车产业“天花板”究竟有多高,车企究竟何时可以扭亏为盈,靠本人而不是靠补助实打实地给钱赚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40

    积分184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