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经济日报
2022年8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度网信办举办旧事公布会,引见2022年“金融常识遍及月 金融常识进万家 争做感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流动状况。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利维护局局长余文建称,针对金融产品真伪的鉴别,为金融消费者总结了一套防金融欺骗的小贴士,叫做“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一看”就是看理财收益率和贷款利息是不是公道。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已经提示过泛博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高收益象征着高危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风险,10%以上就要筹备损失整个本金。
“二问”就是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纳闷时,要问正轨的金融机构,或者问金融监管部门。
“三查”就是查金融机构是不是有业务资历执照,查金融产品是不是合规,查金融广告是不是守法违规。
“四不要”就是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便透露集体信息,不要关上不明网络链接,不要等闲汇款转账。
对于金融产品的查问形式,当初网络十分兴旺,线上就有不少方便的金融产品查问渠道。例如,经过中国理财网能够查问银行业理财富品信息,经过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页面能够查问各类基金办理机构及产品的根本信息,经过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能够查问相干保险产品信息。
余文建提示泛博金融消费者,金融欺骗属于守法犯法行动,受益者该当当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留存好报案凭证,并及时向相干金融机构追求解冻账户等帮忙。不要自觉置信高收益和一晚上暴富的神话,牢纪要选择正轨渠道和产品,坚定阔别不法金融流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