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天天踩着富人的底线疯狂蹦迪!专家:我是你们的贴心人

    [复制链接]

    2022-8-30 15:14:00 19 0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咱们是主意农民进城住的,乡村依然种地,然而他可能开着车过来种地”。
    “开车种地”终于仍是上了热搜,董藩传授又削减了一份属于本人的战绩,让人一度疑心,他是否领了社交媒体的KPI,否则他怎么终年住在热搜上。


    不外,农民可是不咋买账,“我缺的那辆车你给我买吗”,被喷了的董传授也很冤屈,“我感觉我才是农民的贴心人”。
    董传授很快也解释了一番:“开车种地”不是说奔跑宝马,而是农用三轮、四轮,几千到一万也不贵,皮卡5-8万摆布,农民家庭也买得起,并且除了兴旺县城,大部份县城房价1500-3000,首付才3-5万。
    这意思就是,作为一个中国的农民,这点钱总出得起吧?
    不外,在“开车种地”的同一场所,贴心的董传授又说,“县城的房子要尽快脱手”,这下把农民们整不会了,合着这句才是真“钻研”过了又不谨慎说出来的,农民进城买房,就是做接盘侠的,那末主意农民进城买房,就是谋财了。


    固然了,董传授的暴论也不只如斯,没有人比董传授更懂买房了:
    他说,买不起房就说房价高,买不起是由于你不致力;
    他说,年老人拿高房价为借口,不结婚不生孩子;
    他说,年老人买房很容易,为何存款只给30年不克不及给40年,国外存款能够贷到80岁的;


    他说,早买房是孝敬父母,不要怕掏空4个钱包6个钱包,由于父母的钱包最终是你的;


    他说,预售制是房地产畛域的一个伟大的创造不克不及勾销,公摊面积永久不会勾销……


    终于,热搜、流量终于反噬,董传授喜提全平台禁言,而关于雷言雷语含量太高的董传授翻车,人们也是喜大普奔的。


    别看他发言像“砖家”,董传授还真的是正派传授,并且是年老无为的传授。
    按照其供职的北师大政府办理学院的引见,董藩是“青年经济学家”、办理学院传授、房地产钻研核心主任、土地资源办理和政府经济办理两个专业的博导,仍是多所重点大学的兼职传授。


    并且,他26岁硕士结业就被破格选拔为副传授,并成为大连市的征询专家,32岁提升传授,先生时期推进的先生科研流动还被官媒称为“董藩景象”,其中还失掉了不少初级领导人接见和贬抑。
    总之,履历下去看,这是一个“完善的”专家。
    按说,为人民代言,才是专家应该说的话,这个完善的专家,从十年前开始争议就很大,次要的缘故就是他的出格语言: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先生———这是我对钻研生的要求。”被《人民日报》点名批判后,他也解释,这只是对先生的一种鞭笞。
    起初,董传授屡次喊冤,说人们在断章取义,扭曲他的本意。
    然而,假如刨除这些哗众取宠的句子,董传授就不会讲话了吗?
    对,不会。


    功成名就之后,“说人话”就是一件很豪侈的事件了,得多专家传授都在印证。
    对于买房,最经典的实践就是樊纲的“六个钱包”了:夫妻单方的“父母的一个钱包,爷爷奶奶的一个钱包,姥姥姥爷的一个钱包”,独特付一个首付。
    起初樊纲曾廓清,“六个钱包”的意思是年老人买不起房,要没有白叟反对你就别想买房,不是激励年老人去啃老。


    樊纲也只是认清了大家年老人没钱的理想了,然而不少人还活在“全员有钱”的梦里。
    经济学家陈浩在一场流动中说,“谁家没个50万呢?家庭均匀资产300万很正常,中国人没这么穷”。


    为啥这么说呢?
    他说本人做过测算,买股票的,真正仓位在10万下列的小散户占比缺乏10%。说这话陈浩的确底气十足,毕竟title高到“经济学家”的陈浩,赚50万可能对比容易吧。
    相似的舆论还有不少,好比统计局的原许副局长就说了:
    “解决低支出群体的支出问题,好比说你有私家车,能够拉活,闲置的房子租出去,也是获取支出的一种形式,支出纷歧定低。”这话经典到一时不知道应该吐槽谁,专家眼中的低支出群体,起码也得有房有车,而没房没车的你,还烦懑反思本人为啥连低支出群体都算不上。
    古代版“何不食肉糜”。
    难怪在电视剧外面的中国打工人,在一线城市,没钱的能整租学区房,有点钱的,大平层都是小意思,住一般墅也不外分。
    悬浮吗?不悬浮,都2022年了,怎么还能有《隐入尘烟》那样的乡村,不少人都是这么想的。
    专家们最爱发言的畛域大略就是房地产了,就拿比来来讲,舆论就不少,就奉献了多个热搜。


    假如刨除房子呢?那就更有的说了。
    针对农民,经济学家王福重说,“食粮和农民其实没有一点瓜葛,由于当种子被种在地里之后,农民就能回家睡大觉了,所有都是种子本人的致力”,“在我眼里,农民出鼎力流大汗一种懈怠和愚昧……”。


    此外,他还对农民用收割机疾恶如仇,由于他以为收割时机净化环境,虽然在此前他也声称本人也是乡村出身。
    针对婚姻与生养,厦门大学传授赵燕菁说,“将生孩子和保障房、养老金挂钩,下调不生孩子的资本份额。”
    赵传授是钻研城市布局的,然而对生养问题十分感兴致,不外这个惩罚不生养的声响被喷得不轻,他也赶忙否定,说本人没说过这话。
    起初,他调转枪头,开始对年老人关怀了起来,“当初的年老人太累了,有了钱,天然而然就去消费了”,基于此,他又倡议给年老人收费发房子。
    这个反转太大了,大家反而不置信这话是他说的了。
    固然比赵传授更关怀生养的还有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他就更厉害了,倡议法定婚龄提前到18岁、“生孩子能半价买房”、没任务的年老人能够先结婚……
    站着谈话天然不腰疼,假如没有中国籍,发言就更斗胆了,钻研中国经济的华侨的经济学家黄有光曾经开始在应战品德伦理的底线了:倡议“一妻多夫制”、“青楼合法化”……
    就连放假,也有人看不上来,自夸经济学家的宋清辉说,“中国人假期太多了,应该增加一半”,由于“中国人每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假”。怎么就这么见不得大家有点闲暇呢?


    专家传授们究竟为啥不说人话呢?
    其实,在一定水平上,他们说的是“人话”,只是立场变了,跟人民群众曾经脱节了,好比董传授,他当年的“4000万”开始就很值得玩味。
    为啥这么说?
    对先生的要求曾经有4000万打底了,关于一个身家4000万打底的人来说,买不起房,可不就是一件不成思议的事件嘛。
    同理的还有许副局长,对他们来说,干点啥还挣不出一套房一辆车来,假如没有,那末只能说是不致力了,不致力天然要遭骂了。
    逻辑闭环造成并能够完善自洽,只有我本人深信,就没人能打败我,恍如“幸存者偏差”是这个经典的经济学实践,没有从他们的实践体系中泛起同样,“屁股抉择脑袋”倒是体现得酣畅淋漓。
    这也是为啥“农民的儿子”在脱离乡村后,转头就想着怎么歼灭农民,忘了农民是怎么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喂大的。
    固然,有些人可能只是纯正地“为了说而说”。
    好比,在多个金融机构做过首席的某经济学家就说,油价下跌与老黎民没啥瓜葛、花钱就是爱国的最佳形式......
    你说她不懂民生疾苦吧,她在上海封城期间也省钱省到“两月信誉卡账单十一.4元”,然而你说她懂吧,恰恰说出来的话的温度,比过后上海的天气都冷。
    有些专家写论文也还能够的,但一旦“发言”,就可以说出点惊世骇俗的舆论,乃至与知识相悖,难不可是为了赚那点收视和流量,就信口胡诌了起来?
    曾经吃够了专家倡议苦的年老人们,也有了本人的钻研效果:
    “钻研显示,专家的倡议纷歧定好”,倡议“专家不要倡议”。
    本文系网易旧事·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2

    帖子34

    积分14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