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互联网大厂都在造甚么芯片?

    [复制链接]

    2022-8-31 07:12:23 18 0

    来源:远川钻研所


    后疫情时期,不造两颗芯片似乎都欠好意思叫大厂。比来,字节和快手也参加了造芯群聊。
    字节的芯片团队划出了办事器芯片、AI芯片、视频云芯片三大类。快手公布了视频云办事品牌StreamLake,推出云端智能视频处置SoC芯片SL200。据其民间引见,这款芯片视频紧缩速率是“世界上最快的”。
    钞才能大厂的参加间接推高了芯片设计人材的薪酬待遇,去年,百度的3个芯片相干人材被截胡,据HR部门透露,缘故是“他们给的太多了”。
    想方设法转行的集成电路专业先生,忽然发现本人成了大厂香饽饽。这让吃瓜群泛滥少有些猝不迭防,硬科技的大旗怎么说扛就扛了?
    01  大厂都在造甚么芯?
    对于大厂造芯这件事,首先要明白两个根本事实:
    1.互联网公司造芯片是件很正常的事,不只中国公司造,谷歌和亚马逊也造。
    2.不外,互联网公司造的芯片,跟解决“卡脖子”问题没有太大瓜葛。
    早在2013年,谷歌就开始研发用于AI场景的TPU芯片,解决公司外部日趋宏大运算需要与本钱问题[1]。
    过后,谷歌旗下曾经有图象搜寻、谷歌照片、云视觉API、谷歌翻译等和AI挂钩的业务,在这之后又收购了出名AI独角兽企业DeepMind,要撑持这么多产品和办事,数据核心的算力恐怕得再翻一倍。
    2017年的乌镇围棋峰会,强化版AlphaGo2.0以碾压式劣势三比零全胜,对弈完结后柯洁放声痛哭,靠的就是TPU芯片。
    亚马逊也在2013年推出了Nitro1芯片,一样是办事本身业务。时至今日,亚马逊曾经坐拥网络芯片、办事器芯片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芯片三条产品线,8年捣腾出9颗芯。



    亚马逊历年自研芯片
    几年后,这股造芯热传递到国际,大厂陆续参加群聊。
    2017年,百度和老牌半导体公司赛灵思协作了一款XPU芯片,并在此根底上自研了云端全功用AI芯片“昆仑”。
    昆仑1经由三星代工胜利量产,在百度搜寻引擎及云计算上曾经部署了两万片。2021年,智能芯片及架构部门干脆被拆分出来独立融资,估值130个亿,同时昆仑2进入量产。
    阿里巴巴则全资收购了中天微(具有大陆独一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把它和达摩院芯片团队合并,成立全资子公司“平头哥半导体”。
    目前平头哥共有玄铁(处置器IP)、羽阵(RFID芯片)、倚天(ARM办事器芯片)和含光(高机能AI推理芯片)四个产品系列。据称玄铁系列处置器出货量已超20亿,超过200家企业在用。
    腾讯去年一口吻公布了AI推理芯片“紫霄”、视频转码芯片“桑田”、智能网卡芯片“玄灵”三款产品。还前后入股了国产DRAM厂商长鑫贮存、DPU独角兽云豹智能、芯片新秀光舟半导体等,还高薪收假造芯人材。
    抛开大厂在产业链上的投资,单纯看自研芯片,它们的特征十分类似:大部份都是通用性不高的公用芯片。
    举例来讲,所谓通用芯片,如英伟达的GPU,能够胜任游戏、渲染、AI、挖矿等多个场景;而公用芯片大多仅用于某个十分细分的场景,好比世纪初曾降生过一类名为PPU(Physics processing Unit)的芯片,独立于CPU和GPU以外,专门处置3D游戏中对物理成果的摹拟。



    2005年的Ageia PPU
    平头哥自研的“含光800”就专门办事于淘宝的按图辨认商品的功用“拍立淘”,5分钟就可以实现10亿张“拍立淘”商品图的辨认,而传统的GPU处置需求1小时。
    好比淘宝的按图辨认商品功用“拍立淘”,这是阿里决战购物节的宝贝之一。用上平头哥的AI推理公用芯片“含光800”后,5分钟就可以实现10亿张“拍立淘”商品图的辨认,而传统的GPU处置却需求1小时。
    简略来讲,公用芯片就义了通用性,强化了某一特定功用。英伟达做芯片的时分,既要办事谷歌、亚马逊,也要办事特斯拉和蔚来,还要斟酌泛博游戏玩家和矿老板,这就是“通用性”。
    而放在公用芯片上,研发AI推理芯片,不会斟酌做AI训练这个场景。阿里给淘宝业务做芯片,也不会斟酌拼多多用着顺不伏手。
    因为极度专精,公用芯片的技术门坎相对于无限在设计这一环上,用在边沿侧、还有终真个得多芯片,干脆采取ARM和RISC-V等精简架构,指令集都是开源的;而一些公用性对比强的芯片,乃至彻底能够采取自研架构。
    所以,互联网公司自研芯片,最大的目的偏偏是他们目前正在做的事件:降本增效。
    02  仍是为了省钱
    往年4月,谷歌公布了自研视频处置芯片Argos VCU,交换掉了数千万个英特尔CPU,一举为谷歌节俭了200亿人民币的资本开支。亚马逊经过自研芯片处置Alexa语音助手的运算,胜利代替了英伟达的芯片,升高了30%的本钱。
    自有芯片推出一年时间内,亚马逊云办事全年提价次数超过9次,胜利带动上游客户一块降本增效。
    所以,性价比才是大厂造芯的第一能源。好比,腾讯的“玄灵”就是把虚构化这类不过重要的功用,让自研的公用芯片处置,那末本钱更高的CPU就能腾出精神,处置更首要的事件。
    腾讯、字节和快手都在投入音视频云处置公用芯片,寻求在更低压缩率、更小带宽下传输内容,要知道大厂们的带宽收入终年占比近10%,快手的带宽量级曾经接近上百TB[3],有了公用芯片帮助能够省不少钱。
    简略来讲,在流媒体播放、语音辨认等特定场景中,能够用CPU/GPU这种通用芯片处置,代价就是效力不高、本钱不低。因此,当业务量大到一定水平后,自研的公用芯片就是性价比更好的选择了。
    在独立自主语境下,言论期待大厂们和高通/AMD这种通用芯片设计公司硬碰硬,但这其实不合乎商业逻辑。
    即使是苹果这样的公司,他们研发M1芯片的时分,也是从一些细分场景动手,好比凸起剪辑、视频处置等特定场景上的更强表示,以及和macOS的适配,而不是全方位“吊打英特尔”。
    虽然苹果宣称新的M1芯片比较此前的处置器机能无数倍晋升,但芯片刚问世时,MacBook Pro只要低配版采取了M1芯片;高配版依然搭载英特尔i5-1038NG7处置器,而且价钱贵很多。在Mac mini上也相似,其高配版仍在使用第八代的英特尔六核i5处置器。
    以苹果的体量,尚且要避开锋铓差别化竞争,螳臂当车的结果可想而知。
    小米已经高调进入SoC的开发,外界盛传,小米重注压宝的手机SoC磅礴S2在屡次流片试产后以失败告终,激进估量烧掉了三亿人民币的研发费用。
    另外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是三星,2015年,三星初次推出猫鼬M1架构,并在部份旗舰手机GalaxyS7和Note7中采取,矛头直指苹果的A系列SoC。
    猫鼬架构一路迭代到了M5,但机能始终后进于高通和苹果,终究在2019年被完全保持。


    三星的Exynos芯片
    国际绝大少数的芯片设计公司,开展战略都是瞄准一个细分场景,从通用性不高的芯片开始做,好比壁仞科技、天数智芯、沐曦等国际初创GPU企业,大多都绕道瞄准B端\G端数据核心的GPGPU需要,砍掉了数据核心里其实不需求的图形处置功用,在一些垂直畛域足够和巨头杀几个往返了。
    对这些公司来讲,从公用芯片做起是一条更实际的门路,一下去就高举高打,在通用场景里和巨头硬碰硬其实不理智。事实上,英伟达的GPU一开始也是游戏场景里的公用芯片,而后扩展到了AI、虚构货泉等场景。
    互联网公司确实颇有钱,但造芯片的花消更大,先进制程芯片尤甚。
    7nm工艺芯片流片一次需求3000万美元,5nm的流片本钱更是达到4725万美元,就这尚无计入后期购买芯片IP的本钱、购买芯片设计软件EDA的本钱、动辄百万年薪的芯片设计人材的工资本钱等等一系列投入。
    对造芯来讲,一年花一个亿,只够在老手村练级。
    通常状况下,只要苹果、华为这样的公司,能依托产品的宏大出货量掩盖研发CPU等通用芯片的本钱。而对不足终端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来讲,再财大气粗,恐怕也算不清通用芯片这笔越滚越大的账。
    03  没那末厉害
    研发一款芯片其实不难,难的是研发一款面向消费市场的高利润芯片,这不只需求技术的冲破,还需求终端产品的配合,对应的软件生态,长时间的资本投入。
    比来几年,芯片自主的热心绝后低落。弄虚作假,过来十多年里国际半导体产业有不小的提高,但奉献其实不来自互联网新贵,而是那些积攒已久的产业老兵。
    最典型的是海思,它的成立乃至早于华为的智能机业务。Ascend D系列初次搭载海思的四核手机处置器芯片K3V2,因体验太差网友骂成一片,听说盛怒的任正非曾当着泛滥高管的面,把这款手机砸在余承东脸上。
    海思造芯的条件则是,华为具有撑持高额研发费用和试错本钱的经营商业务,它在华为的支出构造中终年占比超过40%。
    DRAM畛域,合肥长鑫在2019年量产国产DDR4内存芯片,在应答“卡脖子”这件事上意义严重。兆易翻新则是寰球前三、中国第一的NOR FLASH企业,紫光展锐同样成为了高通、联发科之后寰球第三大主流手机SoC解决计划商。
    而在芯片封测环节,长电科技在2016年收购了新加坡的星科金朋,一举成为寰球第三的封测厂,拿下了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博通等等国内大厂的定单。另外一家公司富瀚微完成了对AMD封测厂的收购,帮忙国产企业完成了在7nm CPU以及GPU高端芯片封测的冲破。
    高危险、高投入、长周期是半导体行业的铁律,每个环节都壁垒极深,这显然不是习气了高举高打、疾速扩大的互联网公司可以顺应的。
    但是,当芯片设计套上了独立自主的语境,互联网大厂反而成了声浪最大的,俨然硬科技的带头大哥。
    所以,针对大厂造芯这件事,仍是得从两方面对待:
    一方面,绝大少数公司的自研芯片,实质上是基于新场景的翻新。好比大范围的虚构化需要、AI需要,视频图片编解码需要。这类翻新虽然离“吊打英特尔”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为行业积攒人材贮备,再不济让苦了十几年的芯片工程师拿拿大厂期权,也是坏事。
    同时,半导体是个高度分工与高度寰球化的行业,要求互联网公司去和全世界顶级的芯片设计公司硬碰硬,让他们去完成CPU等通用芯片的自主可控,显然也不是理想的。
    无论是字节、阿里、仍是快手,都没有本人的终端产品,他们靠甚么掩盖芯片的研发的本钱呢?这不合乎商业逻辑。
    但另外一方面,做了几个相对于边沿的芯片就大吹特吹,也真实是没须要。
    假如真想在硬科技上有所建树,是否应该先想一想,高薪招进来的芯片工程师,是报告请示给技术部门,仍是报告请示给公关部门?


    参考材料
    [1] 起底谷歌TPU的开展史,智货色
    [2] 8年推出9颗芯,亚马逊AWS自揭造芯秘籍,芯货色
    [3] 快手字节的“造芯”静止,一点财经
    [4] 互联网造芯:涨薪50%抢人,应届生拿下BAT三家offer,tech星球
    [5] Fabless,赢家通吃的2021,半导体行业视察
    [6] 一文读懂平头哥四款开源玄铁RISC-V处置器,半导体芯闻
    编纂:李墨天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纂:李墨天
    钻研反对:刘芮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40

    积分184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