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芯征程|疫情下逆势成为“独角兽”,它为什么敢叫板英伟达、特斯拉?

    [复制链接]

    2022-8-31 21:42:35 28 0

    作者|韦世玮
    编纂|Lina
    自动驾驶芯片,大算力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车芯比赛的“珠穆朗玛峰”。
    初期的自动驾驶芯片江湖“苦Mobileye久矣”。跟着英伟达、高通、华为等巨头纷纭杀入战局,后起的自动驾驶芯片玩家不只要突破巨头“围城”,还得时辰警觉新玩家的“暗箭明枪”。
    2015年行业起步至今,中国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火爆,少量守业公司涌现。但这一赛道技术门坎高、市场门坎高、资金投入门坎高,至今步入独角兽俱乐部的中国守业公司只要三家。
    「黑芝麻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一、低调的独角兽
    跟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市场对自动驾驶芯片的需要日趋迫切。再加之国内产业链的动荡,市场日趋关注国产自动驾驶AI芯片。
    乘着这股西风,黑芝麻智能从降生之初便备受资本青眼。
    2018年1月,成立不到两年的黑芝麻智能便已拿到近亿美元融资,出手的投资者包罗蔚来资本、北极光创投、芯动能投资等国际出名投资机构和造车新权势。
    而在2021年9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接踵参预了黑芝麻智能的数亿美元策略轮及C轮两轮融资,这是小米宣告造车以来在自动驾驶芯片畛域的首笔投资,该两轮投后估值近20亿美元,一举让黑芝麻智能冲进超级独角兽营垒。
    紧接着在往年1月,博世旗下博原资本对黑芝麻智能进行策略投资。这也是博世在我国自动驾驶芯片畛域的第一笔投资。
    即使在成立不到6年内便胜利跻身独角兽营垒,但与许多创企比拟,黑芝麻智能的市场鼓吹频率要低调很多。


    黑芝麻智能小事件时间表(信息来源官网、工商信息平台),36氪制图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守业公司至今已推出西岳A500,以及西岳二号A1000、A1000 L和A1000 Pro四款自动驾驶芯片产品。
    其中,西岳A500是继华为昇腾310、地平线征程2芯片量产后,我国第三款完成量产的自动驾驶芯片产品。
    而黑芝麻智能在2020年公布的西岳二号A1000芯片,则采取16nm工艺制程,INT8精度下单颗芯片算力达58TOPS,并已实现一切车规级认证,号称其是目前算力最大、机能最强且首个进入量产形态的国产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


    西岳二号A1000芯片
    往年4月,西岳二号A1000芯片已投入范围出产,开始向行业客户继续发货,将于2022年内完成量产上车。
    5月,黑芝麻智能与江汽团体达成平台级策略协作,将联结开发行泊一体式智能驾驶平台,江汽团体的多款思皓品牌量产车型也将搭载西岳二号A1000芯片。
    六年四款芯片,实现整个车规认证并行将量产上车,在入场门坎极高的车芯赛道,黑芝麻智能的速度可谓惊人。
    而「黑芝麻速度」的面前,是一名超20年从业教训的芯片老兵CEO,与一名一样超20年从业教训的汽车产业链专家COO。
    二、知天命之年,开创人摁下职业重启键
    2016年是许多中国人工智能守业公司历史的终点,黑芝麻智能也不例外。
    彼时,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世纪人机大战”,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及概念普遍进入人们的视野,新风口剑拔弩张。
    据麦肯锡讲演数据,2016年科技公司在AI上的投资约260亿至390亿美元,其中守业公司的投资约60亿至90亿人民币,内部投资与2013年比拟有着3倍的明显增长。
    在新技术和狂热资本的鼓舞下,谷歌和特斯拉一鼓作气减速自动驾驶名目的翻新研发,就连沃尔沃、奔跑、福特等传统车厂也纷纭高调切入自动驾驶市场。
    黑芝麻智能开创人&CEO单记章的守业故事,正从这一节点开始。


    黑芝麻智能开创人&CEO单记章
    这时候的单记章耿直知天命之年。1997年从清华大学微电子系结业后,单记章就赴美参加了过后才成立两年的OmniVision(豪威科技),一干就是20多年,伴有豪威从一家创企生长为寰球图象传感器龙头。
    在豪威任职期间,单记章与团队一起研发了寰球第一款PC端摄像头,并主导开发了汽车级HDR算法和软件,运用于超过90%欧洲高端汽车ADAS零碎中。
    面临AI掀起的守业风口,单记章绝不犹疑瞄准了汽车市场。缘故很简略,中国是寰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占领了寰球三分之一的销量。
    那时的自动驾驶市场格式,汽车百年改革的“吹哨人”特斯拉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Autopilot自动驾驶零碎,并在2016年启动了全自动驾驶FSD芯片的研发。而这一年,谷歌的Waymo自动驾驶汽车名目已推动到第7个年头,以色列芯片公司Mobileye也行将推出第5代产品。
    与大洋此岸如火如荼的自动驾驶行业比拟,国际的自动驾驶市场才刚刚起步,更是不足能够出产高端芯片的企业,L3及以上自动驾驶芯片都被国外多数几家芯片大厂所垄断。
    “一旦错过,就只能等候下一次产业浪潮。”
    思忖至此,单记章找来了高中时代就结识的好友刘卫红,负责黑芝麻智能联结开创人兼COO。
    这时候的刘卫红在博世负责底盘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期间曾率领团队在5年内完成了部门事迹的超300倍增长。
    一名是有着20多年教训的芯片行业老兵,一名是一样超20年教训的汽车畛域销售及办理专家,单记章与刘卫红一拍即合,果决选择保持大厂高薪和优渥的糊口待遇,投身到守业征途中。
    2016年7月炎夏,黑芝麻智能就此降生。


    黑芝麻智能(图源官网)
    回想起守业之初,单记章已经感慨过,“(本人)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是公司,闭上眼睛前最初一件事也是公司。”
    招人是任何一家初创公司迈出的第一步。守业早期,公司的前100位员工简直都是单记章一个个聊出来的,其中不乏被迫降薪参加的业内资深人士。
    2016年底,成立才几个月的黑芝麻智能就拿到了北极光创投的A轮融资。
    但研发芯片是一个大工程,即使黑芝麻智能迅速拿到了一笔融资,可面对昂扬的芯片研发IP、工具链,这点钱还远远不敷烧。
    因此,黑芝麻智能选择了一条与大部份芯片初创公司不同的策略:一快一慢。
    “一快”,指面向出产周期短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提供AI视觉方面的智能影象技术,这刚好是单记章的“老本行”,也是黑芝麻智能最长于的事;
    “一慢”,指的是面向生命周期长的自动驾驶市场,自研芯片IP,做车规级产品。
    基于这“一快一慢”的开展节拍,黑芝麻智能在成立的第一年就具有了现金流,经过智能影象业务的营收补足自研芯片所需本钱,同时寻觅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逐渐走上正规。
    2018年5月,黑芝麻智能与中科创达达成生态协作,环抱双摄像头技术在智能挪动终端与智能汽车等畛域的运用,进行智能视觉解决计划的深度优化和定制,减速双摄产业的落地和开展。
    这一年,黑芝麻智能的芯片设计部份已胜利实现,进入验证阶段。同时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了研发核心,开始招兵买马,扩张技术团队。
    历经三年的潜心研发,2019年3月,黑芝麻初次流片胜利。
    5个月后,黑芝麻智能首款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西岳一号A500迅速表态。
    技术方面,A500芯片除了CPU和部份DSP等外核外,其他的ISP、视觉处置减速引擎、Ultra DL AI减速引擎等外核均为黑芝麻智能自主研发设计,单个SoC的算力为5-10TOPS,可反对L2/L2.5级自动驾驶零碎。
    能效比上,A500芯片大于4TOPS/W,高于英伟达Xavier和Tesla FSD的1TOPS/W,以及Mobileye EyeQ5的2.4TOPS/W。
    从算力、能效比目标上看,凭借西岳一号A500,黑芝麻智能终于有了地下叫板行业巨头的底气。
    三、市场落地,生死之战
    关于守业公司来讲,技术研发当然首要,但市场落地才是真实的生死之战。
    2019年年底,黑芝麻智能迎来了第一个主机厂客户——中国一汽。单方方案在自动驾驶芯片、视觉感知算法和数据等畛域展开全方位的策略协作,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一汽系列车型中的量产运用。
    而此时的中国汽车产业,正环抱“汽车新四化”展开一场无声却粗浅的产业改革,车联网已成为智能汽车网联化的中心。
    在这场改革中,黑芝麻智能制订了前装+后装运用的商业模式:
    “前装”是指在车载前装市场,基于车规级西岳芯片平台提供自动驾驶感知平台解决计划,完成车端智能化;
    “后装”则市场以智能车载终端为主,提供被动平安预警和驾驶行动预警,并经过车联网与云端监管后盾相连。
    拿下第一个主机厂客户后,黑芝麻智能的芯片研发迭代步入了慢车道。
    2020年6月,公司公布了西岳二号A1000芯片和西岳二号A1000L,同时揭秘DynamAI NN引擎架构和NeuralIQ ISP两大中心技术。这两大中心IP将贯通黑芝麻智能自动驾驶芯片产品线一直。


    西岳二号A1000芯片(图源官网)
    紧接着在9月,黑芝麻智能推出FAD(Full Autonomous Driving)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其中,基于西岳二号A1000芯片双芯级联计划打造的FAD平台,算力最高可达140TOPS,机能反对L2+/L3级别自动驾驶场景。
    另外一方面,黑芝麻智能的生态协作火伴也在减速拓展。5月,公司参加百度Apollo凋谢生态。
    同时,公司在这一年陆续和一汽团体、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一汽南京造成从前沿技术研发、根底平台建立到量产名目协作的全方位深度协作。
    直到2020年底,黑芝麻智能营收迈入亿元级大关。
    四、2021,产业大发作
    2021年,多种要素叠加上下,智能汽车产业迎来发作。
    从年终多家车企公布的车型中能够看到,各家搭载的自动驾驶算力平台需要已冲上1000TOPS,加上国度新基建政策进一步安慰车路协同产业的开展,全部行业对车规级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的需要愈发迫切。
    面对这一需要,黑芝麻智能西岳三号芯片的投片方案也减速提上日程。该芯片将采取7nm制程,算力超200TOPS,片面反对L4/L5级别自动驾驶。
    4月,西岳二号A1000 Pro公布,采取16nm制程,INT8算力为106 TOPS,INT4算力为196TOPS。同一时间表态的还有山海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平台,以及新一代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计算平台—FAD Edge。


    黑芝麻智能自动驾驶芯片产品线路图(图源官网)
    而在2021年9月,黑芝麻智能宣告实现数亿美元的策略轮及C轮两轮融资。
    其中,C轮融资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闻泰战投、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翻新策略同盟等跟投。本轮黑芝麻智能投后估值近20亿美元,一举冲进超级独角兽营垒。
    从一家石破天惊的小公司生长为估值超20亿美元的独角兽,黑芝麻智能恰好花了5年时间。
    在这5年里,黑芝麻智能实现了从0迈向1的症结一步。这个过程当中,黑芝麻智能的产品矩阵从最后的芯片硬件,逐渐丰硕至下层软件算法、工具链、自动驾驶两头件等平台,残缺掩盖L2到L4级别自动驾驶,是国际少有的可以集齐功用平安专家认证+功用平安流程认证+产品认证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
    同时,黑芝麻智能的协作火伴也已扩展到近70家,自动驾驶产业链火伴包罗中国一汽、博世、蔚来、上汽、比亚迪、西风、中科创达、亚太、保隆、所托瑞安、纽劢科技、联友等公司。
    回溯这5年,人工智能、智能驾驶、国产芯片,黑芝麻智能稳稳捉住了这三个时期风口。
    在单记章看来,汽车行业的一个周期是5年,在2022-2023年行将量产的这一批车企玩家,已实现了大家对智能汽车的“定义”,也就是做甚么样的车,用甚么供给商,以及买谁家的芯片。
    这象征着,第一波量产车的时间窗口正在封闭,玩家将进入第二战场,自动驾驶市场行将迎来发作期。
    五、咱们为何需求国产自动驾驶芯片?
    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艾瑞征询讲演数据,预计2023年,寰球规模内具备智能驾驶功用的车辆将达到约6000万辆,L1/L2级自动驾驶功用的浸透率将接近50%,L3级自动驾驶功用市场浸透率将达7%。其中,对应的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范围将超百亿元。
    智能汽车作为将来一个集成少量前沿新技术的“超级智能终端”,自动驾驶芯片是撑持一切自动驾驶功用完成的“大脑”,亦是智能汽车软硬件开展的中心和根底。
    一方面,因为汽车驾驶的场景繁杂度极高,车身需搭载少量的高精度传感器来采集数据,以判别和应答各式各样的路况场景和突发事情,这就需求有足够的算力来撑持,包罗人工智能(AI)、图象处置等各方面算力。
    另外一方面,“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将来智能汽车开展的趋向,愈来愈多车厂选择在车上预埋各类传感器,为未来软件的功用和体验迭代降级留出冗余,加上将来的座舱、驾驶等域管制器可能走向融会,都将推进汽车的电子架构从传统散布式走向集中式开展。
    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所需算力亦不相反。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自动驾驶分级规范中,L3级别需求的算力约30TOPS~100TOPS,L4约100TOPS~500TOPS,L5则最少达到1000TOPS。
    例如,蔚来ET7配备了多达33个高机能传感器,其中包罗5个毫米波雷达和十二个超声波雷达。相对于应的,蔚来为其配备了四颗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总算力高达1016TOPS。
    不只如斯,平安性、不乱性更是自动驾驶芯片除高机能算力以外的首要目标,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能够这么说,高机能车规级芯片是减速完成自动驾驶的首要根底,捉住自动驾驶芯片的开展,也就捉住了智能汽车产业链的中心与命根子。
    但相对于的,自动驾驶芯片设计的高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使得自研芯片关于车企来讲并非一笔“经济账”。
    截至目前,包罗英伟达、Mobileye、特斯拉、华为、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产业链下游公司均已推出本人的自动驾驶芯片产品。


    国际外公司推出的部份自动驾驶芯片产品(图源:国泰君安证券),36氪制图
    在许多媒体采访中,单记章不止一次将智能汽车比作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是一个比手机更大的市场。全部汽车产业链正在从线性构造转变成网状构造,产业链玩家生态愈发丰硕。
    尤为在新技术、新运用、新需要的冲击下,全部汽车供给链的价值体系面临重塑的新时机。
    例如,当初电池已成为智能汽车的中心零部件,担任动力存储,电池本钱乃至占整车的40%-60%,并且还在不停涨价,这在过来的燃油车时期闻所未闻。
    自动驾驶芯片更是如斯。
    在如今已量产上车的自动驾驶芯片中,特斯拉、英伟达、Mobileye都是看似垄断的存在,就连高通也抢先以智能座舱芯片切入,分得一块“真香”蛋糕。
    但,这些都只是临时的。
    在自动驾驶这桩抢手生意中,所有还未成定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8

    帖子33

    积分15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