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超低利率始终是融资客的地狱。
据记者统计,香港大部份券商的融资利率(俗称:孖展利息)均在5%-7%之间,有些香港外乡券商乃至能够低至1.5%,相较于边疆8%摆布的融资利率,的确至关拥有引诱力。
按照财报显示,利息收益(包罗孖展利息收益)占领了不少香港券商营收的豆剖瓜分。
以海通国内为例,在大牛市的2015年,海通国内实现孖展利息支出十二.72亿港元,为一切支出分项中最高单项。比拟之下,海通国内当年传统的经纪业务支出为7.5亿港元,投资所得公允价值晋升在大牛市里也不外十一.十一亿港元。即便在往年上半年港股行情极差的状况下,海通国内的孖展利息仍有2.7亿元,依然是一切支出分项中的最高单项。
面对上半年中资美元地产债等事情,重视风控的证券公司曾经暗暗开始从重资产业务向轻资产业务转型。
最高降近70%!
国泰君安国内初次下调孖展利息至2.5%
近日,香港地域最大的中资投行和财产办理平台之一国泰君安国内,为庆国泰君安证券成立30年,初次推出包管金融资利率2.5%的流动。
按照流动引见,9月底前,在国泰君安国内守旧或降级为集体包管金(融资)账户即享特惠包管金利率5%、50%包管金利息回赠(额度无尚限),回赠后实际利率2.5%。以融资金额100万港元为例,天天回赠为68港元!同时,客户也可经过港元转换外币的方式参预海内次要市场,一样享用回赠。
据理解,此前国泰君安国内的包管金融资利率分4个阶梯,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融资利率从2%到8%之间不等。此次大幅下调费率,最高低调了68%。
国泰君安国内表现,将来,本团体将继续推动低危险的客需业务模式,鼎力开展财产办理、企业融资、跨境金融产品等业务,片面晋升综合金融办事才能。
业内人士以为,自去年开始,不少在港中资“踩雷”中资美元地产债,使得他们开始压降危险敞口。不少香港券商,包罗国内投行,都在缩减投行发行、承销等重资产业务,转向财产办理等轻资产业务。目前,香港银行间利率不停攀升,国泰君安国内在此时逆势下调孖展利息,大有“跑马圈地”的意思。
按照此前上市中资券商公布的事迹布告,除国泰君安国内以外,一切券商录得大幅亏损。同时,国泰君安国内仍是独一一家在上半年完成盈利的中资在港上市券商。
靠孖展利息开源
危险与收益并存
相较于业务条线残缺的大型券商,以经纪业务为主的香港外乡券商早已改动盈利模式,透過放出孖展,賺取利息支出。因此耀才证券、辉立证券等的孖展利息能够低至1.5%,并被人称为香港券商界的配资大王。
上图所示仅仅是孖展利息,在配资打新方面,香港外乡券商更是走在了各大券商的前列。耀才证券表现,用孖展认购新股的时分,最高可达95成按揭,利息低至1.5%。换句话说,用孖展打新,杠杆率能够高达20倍。
然而,鉴于外乡券商市值小资本金无限,像孖展融资这样损耗资本金的业务未必能承载大范围的客需,而净资产在百亿以上的中资大型券商则在优惠力度和空间上更具劣势。据理解,除了国泰君安国内以外,其余在港中资券商也纷纭下调孖展利息。
值得留意的是,面对港股近些年来的高破发,假如使用20倍的孖展打新,中签破发之后,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本金。按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香港证券行业未清缴包管金存款总额为2184亿港元,较前一年减少8%。前20家最大型的证券包管金融资提供者共占业内未清缴包管金存款总额的81%。
海通国内在2019年就由于部份孖展存款未清缴而减值计提,影响了全年的净利润增长。往年上半年,由于孖展融资再度计提了1.75亿港元。不外,国君国内在延续几年减值拨备后,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初次的减值拨回。
据业内人士引见,只管业务模式名义相反,然而有些头部券商的孖展融资中有很大一部份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业务,在港股市场上行的过程当中,容易造成较大体量的未清缴的孖展存款,而国泰君安国内从2017年开始,就在清退这部份的业务。因此,靠孖展利息开源,有得也有失,最初还要看券商本身的危险办理才能。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