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自视觉中国
日前,东软医疗零碎股分无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请求,中金公司和高盛为联席保荐人。这是该公司第四次谋求上市,2020年6月请求科创板后被动撤回,2021年5月、十二月两次递表港股均已生效。
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原是IT软件公司东软团体(600718.SH)旗下的子公司,2015年从东软团体剥离,成为独立品牌,是中国医学影象解决计划及办事的提供商。
东软医疗目前有四大业务板块:数字化医学诊疗装备(CT、MRI、X光、超声等、装备办事与培训)、MDaaS解决计划(Medical Devices and Data as a Service,医疗装备和医学影象数据作为办事)、体外诊断(IVD)装备及试剂。
上市机会已到,靠补贴和卖股分获取利润
此前市场猜测其屡次上市递表或与公司在2014年获取27.33亿元大额投资时所签订的对赌协定无关。根据彼时商定,东软医疗需在往年9月前上市,不然东软团体必需以每一年8%的复利回购投资方的股权。
但在往年9月2日,东软团体在互动平台地下回复并廓清:“东软医疗早在2019年终进行股分制改制的时分,就曾经将相干的对赌条款整个勾销了。目前,东软团体没有任何回购义务。”
无论出于何种缘故四度递表,对东软医疗来讲,上市是必定之路。首先,早在2016年终,东软医疗CEO武少杰就曾高调宣告要在接上去几年内IPO;其次,疫情拉动产品销量下跌,一转此前颓势,就公司开展历程来看,曾经是最好上市机会;另外一个插曲是起初者联影医疗(688271.SH)在往年发明了科创板上市最高融资纪录,首日收盘大涨,这给了市场一个侧面的估值参照。
按照最新递交的招股书,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东软医疗的支出分别为19.08亿元、24.59亿元及28.03亿元,2022年上半年营收15.02亿元,同比增长13.79%。
其中,2020年,CT扫描仪支出同比增长58.14%至十二.92亿元,销量从前一年的527台大幅增至当年的767台,2021年达到1084台。与此同时,CT扫描仪的销售支出又是公司的营收支柱,2020年占比52.6%,并在2021年再度晋升至56.1%。次要产品支出增长,公司也就从主业部份获得了增长能源。
东软医疗在本次招股书中也表现,疫情明显减少了对用于COVID-19诊断和医治的若干医疗装备的需要,例如CT扫描仪和GXR机,这些产品的支出在2020年大幅减少。
不外,东软医疗的盈利程度却其实不彻底由主业说了算,其利润增长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和资产处理收益。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利润分别为0.82亿元、0.93亿元、2.97亿元及2.19亿元。同期,公司分别确认其余支出及收益1.32亿元、1.57亿元、2.89亿元和1.07亿元。其余支出及收益即政府补贴、支出合约发生的利息支出及银行和其余利息支出等。
假如剔除这一部份,东软医疗2019年和2020年是亏损形态。2021年的利润大涨,一个首要的缘故是减持东软智睿股分近30%,获取1.52亿元现金。
拉长期线,2017年到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都在继续获取政府补贴,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最高达到十一3.48%。一个值得留意的变动是,东软医疗收到的政府补贴在2019年、2021年均同比下滑,这一支出来源充溢了不肯定性,对将来公司的利润程度将发生影响。
钛媒体App制图;数据来源:招股书
不敌行业“新贵”,“一哥”江湖位置摆荡了
以CT起家的东软医疗,是业内“一哥”,更是中国CT国产化的“头等元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CT采取美国进口,不只价钱低廉,后续的装备培修与保护也面临诸多费事。最先一批CT钻研队伍来自若今的西南大学,次要以毛病修复为切入点,起初逐步走向自研,并成立西南大学计算机影象核心。
1994年,西南大学郑全录教师率领的名目组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CT样机,1995年,东软团体将西南大学计算机影象核心并入落后行名目孵化,3年后,东软医疗成立,拥有残缺自主常识产权的全身CT-C2000上市。
一路走来,东软医疗都外行业前列,但宏大的市场也不停有新晋玩家参加,20十一年成立的联影医疗青出于蓝,逐步走上超出之路。与此同时,在疫情以前,东软医疗在2019年泛起了净利润腰斩、CT量价齐跌的窘境。
按照此前招股书数据,2017至2019年,东软医疗CT系列产品的销量分别为413台、535台、527台,同时,CT系列产品的均匀单价分别为167万元、185万元、156万元。2019年,东软医疗也次要产品销量上涨、单价下滑。这让2020年终次谋求科创板上市的东软医疗不上不下。
也是在2019年,联影医疗踌躇不前,在细分的64/十二8层CT市场,东软医疗的市占率为十二.6%,联影医疗达到了8.3%。
从财务数据来看,联影医疗完成了超出。2019年至2021年,联影医疗营收分别为29.79亿元、57.61亿元、72.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804.7万元、9.37亿元和14.04亿元。同为依赖政府补贴的企业,两者的营收净利程度却差别微小,以2021年数据来看,联影医收是东软的2.6倍,净利润是东软的4.7倍。
不只如斯,就高端医疗影象装备研发行最看重的研发投入来看,联影医疗也处于整体当先形态,2019、2020、2021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90亿元、8.50亿元和10.48亿元,占营收比重各为23.17%、14.76%和14.45%。反观东软医疗,同期研发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1.4%、15.3%、13.2%,上一年数据后进于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在影象装备畛域规划更加片面,包罗CT、MRI、PET/CT、DR、喷射医治产品,东软则次要是CT、MRI、DSA、DR、US、喷射医治产品。
从产品规划角度视察,为了冲破“GPS”的包抄圈,东软医疗选择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市场上的据突起,而联影医疗则钟情于在高端MI份子影象成像零碎畛域继续发力,目前也是国际独一一家PET/MR装备出产厂商。 联影医疗表示好的高端产品线,不是东软医疗的短板,而在东软医疗次要的CT系列产品中,灼识征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CT装备市场占有率联影医疗第一,为22.6%,东软医疗第四,为13.5%。
不外,已经的行业“大哥”并非各方面都不如新来的“小弟”。国内市场是国产医疗器械的真正战场,东软医疗稍逊一筹,2021年,其海内销售额占比为16.8%,而联影医疗为7.15%。但这一劣势,能为东软医疗在二级市场赢得多少欢呼?尚有待视察。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丨杨亚茹 编纂丨孙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