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冯远征,人艺新掌门是如何炼成的?

    [复制链接]

    2022-9-15 06:09:21 39 0



    对冯远征来讲,人艺是他梦开始之处。作者:许晓迪 余驰疆
    编纂:许晔
    冯远征成了北京人民艺术剧场(简称人艺)第五任院长,也是人艺70年历史中第一名演员出身的院长。
    这些年里,他的不少影视剧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粗浅印象:《天下无贼》里与范伟搭档的劫匪,《非诚勿扰》里的艾茉莉,《不要和生疏人谈话》里的家暴男安嘉和……
    而他梦开始之处是人艺。
    “我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表演了得多角色,对我艺术生涯发生首要影响的人和事也都是在北京人艺。能够说,北京人艺改动了我的命运。”
    冯远征曾说,人艺是赋与他艺术生命之处,也是他的艺术归宿。


    从大俗、大雅再到大俗
    1985年4月19日,这个日子,冯远征永久都记得。
    他第一次来到人艺排演厅,加入剧场的复试,主考教师是林连昆。过后考的甚么,他全忘了,只记得一进考场,人就晕了,刁光覃、朱琳、因而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朱旭……北京人艺一切的大腕全在场。
    彼时的他,苦练4年跳伞却无缘进入专业队,又错过了高考,在一家拉链厂当工人,上遍了北京的扮演培训班,去北电考试,专业成就前三,却由于形象个别,“帅不外唐国强,丑不外陈佩斯”,没被录取。
    所幸柳暗花明,人艺的大门向他敞开。
    考入人艺学员班时,冯远征是班上影视剧扮演教训至多的先生。
    1984年,他就拍了第一部电影《青春祭》。电影在云南拍了7个月,导演提任何要求,他都致力做到,学吸烟,学开手扶迁延机,延续4天没洗澡,被咬了670多个包。


    ·1984年,冯远征出演电影《青春祭》。
    “那时,彻底靠原始的本能在演戏。”冯远征对《环球人物》记者说,那能够称之为扮演的高级阶段,是“大俗”,没有技术,只能用真情实感。
    冯远征在人艺参演的第一部大戏是《北京人》。
    第一天进排演厅,光是一个撩帘表态,他就撩了一上午。导演让他下次来,穿布鞋、梳背头,借一身大褂,回家当前,吃饭做事都穿戴。
    从排演厅一出来,他就直奔百货大楼买了一盒“金刚钻”牌发蜡,又去“内联昇”买了一双圆口布鞋。
    他按导演的要求,练习国画和书法,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天天在家临摹梅、兰、竹,还买了柳体、颜体的字帖,用报纸叠好小格,天天写两张。
    为了表示角色苗条的手,他留了简直一寸长的指甲,常常往指甲上抹点儿香油做颐养。
    他还向一些里手求教怎么养鸽子,怎么喂食,怎么让它们本人洗澡……
    做完了这些作业,那“一撩帘”才算过了关。


    ·年老时的冯远征。
    当扮演的教训愈来愈丰硕,才能愈来愈强,就到了第二个“大雅”的阶段。
    “那时是用纯技术在扮演,该哭哭,该笑笑,演完立刻就收,也挺唬人的。”
    2001年摆布,有一天坐在片场 ,冯远征忽然特别不快乐,感觉本人天天都在用心情演戏。“这场戏是甚么?怒,1号心情就来了。那场戏是甚么?哭,5号心情就来了。”
    而那恰是他拍《不要和生疏人谈话》的时分。“得多人以为那是我最佳的扮演,但我知道它不是。”
    之后一段时间,冯远征从新回到人艺剧院,再也不接里面的戏,认当真真地用两三个月排一部话剧。
    几年后,他觉察本人和之前纷歧样了,“不只有成熟的技术,并且有了糊口经历,曾经领会到世间的悲欢离合,会从台词中寻觅情感的发作点,而后把本人的情感赋与台词。这个时分,哭也可笑也好,都是人物的情感”。
    这就是扮演的第三阶段,还叫“大俗”,但实质上曾经不同了。
    “当初得多演员,演戏时才去体验糊口,或者不体验,全凭想象……对一个演员来讲,视察糊口应该是继续终身的事件。”


    “扮演的最高境界是管制”
    冯远征置信格洛托夫斯基的一个观念:任何人只有智商没问题,都有成为宜演员的禀赋。所以,扮演教师不是传授者,而是开发者。
    他给先生上的扮演课也不同凡响。
    一个演员接了一个演瘸子的戏,演着演着就忘了腿上有残疾,冯远征就拿了支圆珠笔,拿掉笔盖,让她把笔头那部份塞在鞋里,一同身就得硌一下,一迈腿就得瘸着走;
    先生们排《雷雨》,演繁漪的孩子表白不出被禁锢的形态,冯远征就把她推到空调的木头罩子里,让两个男生顶着,让她在外面待一会儿,等她再出来,就有了在牢笼里的觉得;
    他给“90后”们排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不解释纳粹和存在主义,让他们把这个戏当成职场戏来演:想跟老板告密?挤兑死你,他们就秒懂生死险境了……
    他教台词,跟大部份艺术院校纷歧样,不必东方的美声发声形式,用的是人艺的办法,用京剧、大鼓、戏曲、相声来训练,所以没有“话剧腔”。
    练吐字归音,他就用一个绕口令“八百斥候奔北坡”,像“红凤凰粉凤凰”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这类都没用,嘴皮子是松的,“中国话要嘴皮子紧才说得清”。


    ·2020年1月7日,冯远征在人艺排演厅。(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当下说一个演员“演技炸裂”,会说他跳不出角色,入戏太深。冯远征不信,“我演安嘉和,可我没有回家就打老婆,仍是回归正常的糊口里”。
    “演员不成能彻底沉迷在角色里。在舞台上,你要管制你的形体、音量、台词的节拍、扮演的节拍,对方演员忘词了,要想方法圆回来;台下手机响了、孩子哭了,得把这个事件压上来。拍戏也是,摄制现场不是真空的,你要关照灯光,关照摄影机,假如对手演员很矮,还得半蹲着或给他一个台子站下面。所以,扮演的最高境界是管制,不克不及跑偏。”
    扮演类的综艺节目正火的时分,得多人问冯远征的意见。他说,那就是个真人秀。“咱们剧场何冰说得好,假如两三天就可以成为宜演员,那还去北电、中戏学习4年干甚么?要筹备一个角色,不是我跟你讨论讨论就解决了。”
    他给先生上课时举过《演员的降生》里一个例子。
    两个演员演《一九四二》的一个片断,演技都很好,哭戏的发作力也强,但惟独忘了一点,这两集体物是在押荒,混身没劲,会把每一个粒米都捡起来吃到嘴里,但阿谁米掉在地上,演员只看了一眼就完了。
    “一个演员最首要的就在这个瞬间,是否顾及到人物最实质的、最根本的后天前提。”


    ·冯远征出演电影《一九四二》。
    当年拍《一九四二》时,为了上演饥民的形态,必需迅速减肥,冯远征、张国立和徐帆简直不吃不喝,饿得奄奄一息。编剧刘震云来探班,张国立就指摘他,写词写得太多,真正饿的人是不想谈话的。


    “人艺毫不是青黄不接”
    冯远征也挨过“骂”。
    1999年,林兆华导演的新版《茶社》拉开大幕,人艺拿出了最强的接班阵容,梁冠华接因而之的王立发,濮存昕接郑榕的常四爷,杨立新接蓝天野的秦二爷,冯远征接黄宗洛的松二爷,吴刚接张瞳的唐铁嘴,何冰接英若诚的刘麻子。
    头五六年里,他们听到了不少批判声。
    “老艺术家们曾经演到登峰造极,新一代接班确定会受质疑,观众期待的不是王立发、秦二爷、常四爷,而是‘小于之’‘小蓝天野’‘小郑榕’。所以咱们站到台上,他们会说‘不像’——梁冠华那末胖,因而之那末瘦;冯远征那末高,黄宗洛那末矮。”


    ·2005年,《茶社》上演现场,濮存昕饰演的常四爷(左)与冯远征饰
    但起初,新版《茶社》同样成为新的经典,一票难求。
    2018年6月,《茶社》迎来了第700场上演,簇拥所致的恭喜声中,当年的小梁、小濮、小杨、小冯,也到了老艺术家们辞别搞舞台时的年岁,北京人艺新一轮的更迭换代正在开始。
    “之前,我只想着演戏,反正天塌了有老的顶着,地陷了有小的扛着,我在两头挺自由。但起初忽然发现,濮存昕也退了,杨立新也退了,怎么办?只能我撑起来了。”
    但面对一些人说人艺的演员“青黄不接”,冯远征其实不赞成。
    “他们一定也会阅历几年被人家不认可,说他们不是濮存昕,不是杨立新,不是冯远征,然而5年、10年当前,可能观众又以为这一代《茶社》真好。所以咱们看眼前似乎感觉人艺是否青黄不接了,并不是。人艺始终有人材,新老交替一定会存在认可和不认可的进程,然而它一定仍是中国最佳的剧场。”


    ·2020年1月7日,冯远征承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人艺的排演厅里贴着四个大字——戏比天大,再大的角儿在这里也只是一个演员。
    1987年排演《秦皇父子》,配角在后面排戏,冯远征、吴刚等一帮学员演士兵,在后边看冲动了,说暗暗话。只听演秦始皇的郑榕一声:“谁在前面讲话,滚出去!”舞台监视立马将这帮孩子从排演场轰了出去,在楼道里罚站。
    30多年后,当年被轰出去罚站的冯远征,成为了人艺新院长。
    他说,本人会持续坚持人艺“传帮带”的传统,让更多的年老人在舞台上生长起来。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文章未经受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理解细则。欢送大家提供旧事线索,可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40

    积分18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