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复星起诉彭博:别总想着搞个债权压顶的大旧事

    [复制链接]

    2022-9-16 06:10:14 56 0

    特约撰稿丨艾川
    复星团体今日(9月15日)上午表现,就彭博旧事社相干报导重大属实一事,将向法院提起诉讼。
    9月13日,彭博颁发《中国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和部份国企摸底与复星系企业来往敞口》一文,报导称“据知情人士,中国银保监会近期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团体的债权敞口”。


    ▲复星团体起诉彭博社的报导截图(图/网络)
    9月14日,复星地下回应,经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中国银保监会未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的财务敞口,与复星协作的多家商业银行从未收到相干通知;彭博所谓“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纯属化为乌有,相干报导重大背离事实。


    ▲彭博社大楼(图/网络)
    在中国的语境下,当你在未掌握充沛证据的状况下说一家民营企业正被政府
    彭博,这次报导属实的问题出在哪?还有阿谁所谓“6500亿债权压顶”的爆炸性市场流言,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复星,这次又为什么如斯叫真?
    01
    所有要从复星的“减持风云”说起。
    9月以来,复星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控股股东减持布告。其中,复星医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8008.97万股A股股分,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减持总金额可能在30亿元摆布。
    在当下此种晦暗不明的经济大环境中,如复星这样体量和名气的民营企业一举一动,本就在风口浪尖之上,诱发一些猜测本也实属正常。
    9月13日,有动静表现北京市管企业收到北京市国资委通知梳理与复星团体的协作状况,并研判相干协作危险。
    当天,复星在第一时间回应称:经向北京国资委问询,得悉这一调研是北京市国资委零碎的一项日常信息搜集任务,没有任何针对性,此前他们也对无关企业发过相干调研通知。
    也是在这一天下昼,复星团体董事长郭广昌公布微博称:“已回到上海,正在这两天正在根据防疫要求进行隔离。”郭广昌强调:“复星的竞争力在于寰球化的视野和才能。更首要的是作为一家植根中国的企业,中国永久是复星最首要的按照地。”


    ▲微博截图(图/网络)
    9月14日,复星党委书记、复星国内副总裁祝文魁在北京拜会了北京市国资委无关领导,就无关协作状况进行了任务交流。
    北京国资委风云就此告一段落。而简直就在同时,彭博的报导也出来了。
    02
    复星减持上市公司股分一事不假,有负债在身也不假,复星对此也从未遮讳饰掩。
    复星国内履行总裁、CFO龚平整言:减持是为了进一步晋升评级,夯实活动性平安垫,加强逾越经济周期的才能,是近几年财务策略的正常连续。
    这段亮相虽中规中矩,但解读起来实则颇有信息量。最症结的多是这一句:(减持)是为了夯实活动性平安垫。
    所谓活动性平安垫,这应该说的就是复星的负债问题,比拟口径单一极易误读的负债,减少活动性才是真问题。


    ▲复星团体大楼(图/网络)
    没错,复星减持的目的之一固然是为了还债。借债和还债都是市场行动,这本没有甚么特别的。
    但在这个企业负债,特别是房企负债爆雷声不停的年代,复星的债权问题一下子也随着特殊了起来,再加之媒体和言论一再言过其实,这事也就变为了爆炸性旧事。
    网络盛传的所谓复星6500亿债权压顶,乍听起来颇为吓人,但这一说法本质上彻底是混杂了不同的概念,稍作拆解可能就分明了。
    6500亿的数字,是复星国内合并报表的整个债权,包孕了旗下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的债权。然而,金融机构的债权和企业的传统债权不是同一个概念,复星国内真正的企业债权实际上只要2600亿。
    进一步拆解,这2600亿债权,还包孕了旗下如豫园股分和复星医药等并表子公司的债权;而对这些债权,复星国内是不负连带责任的。
    真正归属于复星国内的负债,只要1000亿元。而相对于应的总资产是2700亿元,对应的NAV(净资产价值)应该在港币20元摆布。而当初复星国内的股价是多少?恰好5元,这仍是由于明天大涨了一波。
    再说,复星所谓的负债并非一个新状况,它始终在那里,怎么反而由于这次复星去减持资产了,去有序还债了,市场才恍如第一次知道:复星竟然欠债啊。真是不患了的大旧事。
    谁不负债啊?没有负债就没有古代金融市场。
    还债更不该该是甚么大旧事,不还债才是。
    就算市场第一次知道,监管部门怎么多是第一次通晓复星的负债事宜,又怎么可能有甚么“紧迫行为”?这是凌辱古代金融监管的专业性么?
    莫非说,言论不制作个大旧事,复星就不负债了?莫非说,复星的负债由于减持还债反而变得更重大了?
    03
    复星的上述亮相中,一样不成无视的是“正常”二字:(减持是)是近几年财务策略的正常连续。
    对一家企业而言,减持增持资产本就是极为正常的商业行动,有买就有卖,有持有就有退出。股市从实质上而言,就是提供了一种市场化的股权进入和退出机制,所谓IPO,不就是大股东完成增值和有序退出的一种市场化机制么?
    假如一个市场没有了退出机制,那才是市场化之殇吧?
    事实上,复星这段时间也并不是只卖不买。就在昨天(9月14日),复星在减持了306万股复星医药A股的同时,也回购了十一00万股复星国内,9月6日至今,已累计四次回购1580万股。
    9月初,复星旗下的豫园股分,还拿下了上海黄浦区福佑地块开发权,拟打造定位寰球时尚文明秀场的“大豫园片区”。
    更不用说,复星的数笔投资报答率都至关高,如投资金徽酒业和舍得酒业,遇上“饮酒行情”,最高时暴利浮盈超130亿。复星此次减持金徽酒,13%股分买卖总价预计就达19.37亿元,而两年前拿下38%股分,不外才花了25.52亿元,此次减持无疑完成了丑陋的投资报答。
    没有一种减持,比大赚后的减持更市场化的了。
    有买有卖,低买高卖,这和市场流言中的“紧迫套现”又有甚么瓜葛?真的紧迫了,对手盘还会让你赚这么多?


    ▲马斯克(图/视觉中国)
    对了,往年8月初,马斯克也卖了790万股公司股票。过后媒体也各种质疑和猜测,最初证实啥事也没有,一句话:正常的市场操作。
    自8月底以来,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卖了十一57.9万股比亚迪,市场过后也风言风语了一阵,起初仍是想明确了,这笔投资报答率高达30多倍,人家巴菲特大赚了怎么就不克不及抛了?再说,巴菲特依然是比亚迪第二大股东。
    只买不卖,能叫投资么?你认为是貔貅啊。
    04
    复星的亮相中还有一句话也很值得看看:减持是为了加强逾越经济周期的才能。
    “逾越经济周期”,这是一个近些年来常被提到的概念,大抵的意思就是:在经济大环境前景不明的状况下,企业做些减持资产升高负债的相似筹备,是为了更平安地“过冬”。固然,过冬是狭义而言,未必合用于复星。


    ▲任正非(图/视觉中国)
    咱们应该都还记得,8月下旬时,任正非在华为外部论坛上说了句金句:把寒气传递给每集体。
    2021年最初一天,马斯克也语出惊人,预言2023年前可能有金融危机。
    经济是有周期的,就像投资是有交易的,这都是主观法则。
    任正非和马斯克的预言未必就很靠谱,复星极可能对此有纷歧样的判别,一家企业的运营表示也并不是与经济大环境彻底挂钩。但这些预测给咱们更首要的启发并非预测自身,而是转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对一个成熟的企业和企业家而言,对经济高潮期时辰放弃警惕,并为此做好相应的财务筹备,是极为须要的商业智慧,也是区别他们战争庸企业的一大标记。
    无此,他们何以坦然穿梭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周期?
    在当下的寰球经济和企业环境中,为经济周期上行做好筹备,是企业尤为是龙头企业的首要智慧。
    对经济高潮期有提前量的做须要的贮备,不但不克不及了解为一家企业被冻得不行了,而要视为一家企业必将穿梭冬天的审慎规划。
    在咱们这个时期的言论环境里,凡是是企业减持资产,一定要加之一个“甩卖”或“贱卖”的定语,凡是是企业回拢资金加强活动性,一定要加之一个“断臂求生”乃至“大厦将倾”的判别。
    这并非甚么前瞻性,这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思惟模式。万一蒙对了就是“我早说过吧”;错了就是“还好他们及时觉悟了”,似乎本人就是阿谁吹哨人同样。
    05
    没想到的是,彭博这样的寰球顶级商业媒体也难脱窠臼。
    市场的风言风语也就而已,彭博更有理由从市场正常商业行动的角度,去解读和了解一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进退。
    彭博这篇报导之所以影响这么大,其一固然是由于彭博和复星在各自畛域的超然位置,第二点可能更加首要,彭博捉住的是海外外市场和中国企业都十分关怀和敏感的点:政府监管。


    某些海内媒体也许其实不非常了解监管部门在中国经济语境中的意义,也许也其实不真正共情民营企业在这类语境中的为难与不容易,又也许,这些他们也知道,但敏感带来关注。
    他们也许曾经主题后行:中国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了,中国民营企业不行了,中国经济危机四伏。然后他们会戴着有色眼镜到处寻觅他们所以为的蛛丝马迹,而在这其中假如挫伤到一家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市场的正常运转,都不在他们的斟酌中。
    假如媒体真如本人主意的那样尊敬自在市场尊敬企业家精力,是否更应该在此种敏感时辰,审慎的公布相干信息呢?
    在中国的语境下,当你在未掌握充沛证据的状况下说一家民营企业正被政府监管“关注”时,这不是敬服自在市场,而会将让这些企业直面更多的市场风云和做空危险。
    此类事件最不偏心的点在于:当(海内)媒体等闲将政府监管与民营企业相勾联时,这家企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缘故很难自证洁白。
    毕竟,狭义上的政府监管时辰都在;毕竟,从以往的教训来看,市场宁肯信其有。
    复星卖了点资产,赚了点钱,还了点债,这就是市场。猜测自是市场的自然权益,但有些中国语境内的特别议题,只有放出来,即便起初被证伪了,不了了之了,对企业和市场的挫伤却是不成逆的。
    如斯,发声者更应小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2

    帖子49

    积分22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