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如何对待“第二个伊丽莎白时期”?

    [复制链接]

    2022-9-16 15:43:56 20 0

    【欧洲时报汤林石编译】从披头士乐队到脱欧公投,在伊丽莎白二世统治下的70年时间里,英国社会如何演化成明天的多元化国度?
    “假如说莎士比亚是第一个伊丽莎白时期煊赫一时的文明人物,那末披头士乐队在第二个伊丽莎白时期发扬了相似的作用。”这是安德鲁·马尔在《新伊丽莎白时期:古代英国是如何造成的》一书中诸多斗胆的断言之一。
    新伊丽莎白时期,天然指的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时期。她70年的统治时间是一切英国君主中最长的,比伊丽莎白一世的在位时间长了20多年。
    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时的英国如何演化成明天的多元化国度?在本书中,安德鲁·马尔把关重视点放到了糊口在新伊丽莎白时期的人们。从社会流动家到艺术家,从体育明星到翻新人材,这些人推进英国后退,改动了人们的对话和饮食形式,激励人们唱歌、思考和抗议。一百年后,这一代人将如何被铭刻?回顾英国在过来70年中最艰巨的时辰时,人们对英国人和英国的价值观又会有甚么理解?
    马尔是英国的出名记者和掌管人。《华尔街日报》书评指出,浏览此书时,读者会发现,在现今这个飞速变动的时期,想要以概括“维多利亚时期”的办法来概述新伊丽莎白时期的特点或民族性情是无奈做到的。明天的英国人与1952年的英国人显著不同,差别水平惊人。
    但是,将英国的一段历史包装成某个君主的“在位时长”仍是颇有吸引力的,由于伊丽莎白二世是这个国度少有的不乱要素之一。英国始终是东方大国中的异类:它得心应手地附丽又脱离欧洲大陆,它与世界上得多中央的分割比和美国的渊源更长远。马尔写道,当代英国“对来自非欧洲地域的移民的宽松水平在全部欧洲也是不寻常的”。一切这些都使它成为一个富裕吸引力的国度试验室,能够用来权衡几代人的变动。


    左图为《新伊丽莎白时期:古代英国是如何造成的》,右图为作者安德鲁·马尔。(图片来源:威廉柯林斯出版社/亚马逊网站)
    在书中,马尔对巨大的社会变动给予了更多关注,而不是“更大、更显著的变动”。比拟圆顶硬礼帽的隐没、教堂的空阔和清真寺的衰亡,更多纤细变动是人们难以察觉的。马尔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英国人似乎变得更为放肆,乃至反水”,并且“一种对既定权威的蔑视开始悄然泛起”。披头士乐队就是这类反水精力的一部份。
    这类转变,虽然乍看是年老人的一时髦起,但起初被证实是更普遍变动的先兆。马尔告知读者,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世代冲突”的时代,但对大少数工薪阶级的英国人来讲,这也是“一个物资财产更丰硕的时代”。就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仍是“一个宗教主导、繁多文明、等级清楚、社会激进、狂妄而相对于关闭的国度”,与世断绝的工人阶层“历来没有去过西班牙”。但跟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度的人开始有了旅行和吃到更好食品的途径。
    马尔写道,当伊丽莎白二世登上王位时,英国人仍是“一个嗷嗷待哺的民族”。截至1960年,只要五分之一的家庭具有冰箱。不外,跟着战后几年的财政压缩逐步被经济繁华取代,英国人的口味变得更为抉剔,周末吃咖喱成为蓝领阶级的消遣形式,中产阶层开始青眼地中海美食。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元的文明品尝,“文明欧洲主义”在英国生根发芽。
    两件小事主导了新伊丽莎白时期初期的英国:一是建设一个福利国度(NHS是首要支柱),二是寻觅在后殖民时期放弃大国位置的办法。马尔以为,英国在1973年参加欧洲经济独特体(欧盟前身),又在2016年投票退出欧盟,都是争夺寰球身份的表示,这类寰球身份合乎英国人对本身价值的认知。
    马尔以为,在全部新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次要的社会问题能够被归类为“阶层、种族、教育、性别、两性瓜葛和品德不合”。每个种别都在演化,大部份是往更好的标的目的开展。关于一个阶层固化重大的国度来讲,如今的英国人曾经“再也不经过英语发音来给人分三六九等”。黑人依然很难租到房子,乃至有主流政客地下呐喊遣返移民,但内阁大臣里不乏有色脸孔。
    马尔对各类人物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写,好比一个叫贾亚本·德赛的工会会员告知她的老板:“在这里,你运营的不是工厂,而是植物园。植物园里有许多品种的植物。有些是在你指尖上舞蹈的猴子,有些则是能咬掉你脑袋的狮子。”
    马尔很善于用英国人糊口中的例子来阐释他的观念:军人、创造家、记者、艺术家、迷信家、金融家、盛行歌星,乃至是英国最初一名被绞死的女性——露丝·埃利斯,一个夜总会女老板,1955年由于“酗酒后泛起幻觉”而谋杀了情夫。
    《新伊丽莎白时期》里充溢了马尔对英国的感情,但他并无无视这个国度的缺点,其评估也透着谦逊的象征。他写道,抛开各种空想和荒唐的野心,“咱们是一个标致、多元、法治、怠惰和翻新的国度,但咱们只是个普通国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伊丽莎白式的自谦。
    (编纂:唐快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6

    帖子35

    积分15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