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99岁的他,永不破产的巨人

    [复制链接]

    2022-9-18 15:11:14 97 0



    大算盘我会打,但小算盘,我不打。
    文丨华商韬略
    “他绝不客气地回了一句,idiot(笨伯)。我吞了一口吻,问他,如果你是我的话,你会取甚么名字。他想一想说,香格里拉吧。我想了一想,说,很好。”
    【西北亚商王,闽商系泰斗】
    本籍福建福州,1923年生于马来西亚的郭鹤年,24岁踏入商海,而后集“亚洲糖王”、“酒店大王”、“粮油大王”、“传媒大亨”泛滥功名于一身,是华人商界最低调、最胜利、也最受尊重的殿堂级企业家之一。


    至今以“小商人”自居的郭鹤年,从不称王称霸,也很少高谈阔论。但他以90高龄仍然虚心虚心再虚心、致力致力再致力,成绩了跨时期、跨行业、跨国界的胜利,也树起一面卓着企业家的辉煌旗号。
    30来岁成为亚洲糖王,掌握寰球超过5%的食糖生意;40来岁创建香格里拉,而后将其开展成亚太区最大奢华酒店团体;同时,踏足航运、种植、金融、地产等泛滥行业,将丰益国内缔形成寰球最大粮油及农产品企业,成为西北亚数一数二的华商巨子。
    在中国香港入主香港无线电视台、《南华早报》,嘉里建立、嘉里物流、嘉里饮料也都在市场上赫赫有名……这些都是郭鹤年的成就,但也只是他成就的一部份。
    作为海内华商投资中国的前驱,他在中国开展地产与酒店,继续30年投资北京国贸核心将其打形成世界性地标,让中国简直每座著名城市都有一座香格里拉酒店;推进古代粮油业,旗下以“金龙鱼”著称的益海嘉里,每一年在中国的营收超过2000亿之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郭鹤年的名字就始终高居各大富豪榜前列,但理解其实力的人透露,这些榜单都远远低估了他的实际财力。70年的基业畅旺,也让他被评估为:
    永久不会破产的巨人。
    【放眼久远,只争朝夕】
    郭鹤年喜爱做久远、耐久的生意,是历时间换空间的大赢家。
    “放弃对时事和将来趋向的敏感与警惕”,是他基业长青的胜利秘籍。
    他特别重视情报的采集和运营翻新,一旦标的目的肯定,他则一直强调四个字:
    速战速决。
    “一旦看分明,马要跑得快,你能看到的,他人也能看失掉,要抢在他后面。”
    在伦敦运筹食糖贸易期间,能讲一口流畅英文的郭鹤年,白昼造访多家客户,晚上则请出其中一家和本人吃饭,“把他脑袋外面的信息和情报拿出来”。
    回到酒店,他则综合当天的状况写电报给新加坡共事,告知接上去要怎么做。
    “我置信比我聪明的对手有好多,但有的人聪明,却对比涣散。我做16个小时,并且很快很快,他做8小时,还悠哉游哉,他怎么和我竞争。”
    他说,聪明人和聪明人竞争,最首要的就是勤劳:既要怠惰,还要速度快。
    【要用胆量对生意,不要用胆量对人】
    郭鹤年亦是伟大的冒险家。
    看准的事件,他义无返顾,乃至背注一掷。
    他说,生意人要有胆量,勇于冒险。“一个生意你看好了,即便有危险,也要斗胆去干。每一个种生意都有风险,假如老是有风险就走开,就甚么都做不可。”


    做看准的生意,郭鹤年胆子大;推进认准的任务,他更是脾气大。
    身兼多王的他,仍是位“脾气大王”。他的小儿子郭孔华,在被问到父亲的脾气究竟有多大时,曾这样回答:
    恐怕你没见过比他脾气还大的人。
    有人感慨:“无奈想象您这么和善慈爱,也会是脾气大的人。”
    郭鹤年则笑咪咪地回应:“所以,总能表面很祥和的人,你要谨慎一点。”
    但他的胆子只限于生意,脾气只限于任务。即便富可敌国,他仍然是低调再低调,虚心再虚心,从不争强好胜,斗气讲狠。
    他说:要用胆量对生意,不要用胆量对人。
    他知道本人被称为糖王、酒店大王。他说,我喜爱食糖生意,喜爱酒店生意,喜爱所有好生意,但不喜爱“大王”这个词——
    “这是虚名,咱们就是一介小商人。”
    “要关照他人的利益”是郭鹤年的口头禅。他的办理哲学,是使员工成为公司的火伴,每一年都给员工至关好的花红,事件大家一同干,赚到钱大家都有分。
    他富裕主见,勇于主意,乐于聆听别人的意见。假如他人的意见更好,即便本人曾经有了主见,他也违心马上改动,而不是回心转意或保护本人的颜面。
    第一家酒店停业前夕,一名法国敌人问他,想好酒店名字没有?郭鹤年说本人曾经想好,而且把想好的名字告知了对方。
    “他绝不客气地回了一句,idiot(笨伯)。我吞了一口吻,问他,如果你是我的话,你会取甚么名字。他想一想说,香格里拉吧。我想了一想,说,很好。”
    因而,有了香格里拉。


    中国简直每座名城,都有一座香格里拉
    【巧施障眼法,为中国打赢丑陋仗】
    1973年4月,郭鹤年接到一个特别的工作。
    中国外经贸部的华润公司找到他,告知他国度当初很紧张,少量缺糖,还缺钱,但愿他帮助,高价从国内市场买30万吨的糖,同时也买些期货外行情颠簸时进行套利。
    30万吨在过后是个大数字,郭鹤年估量,如动静地下,会让糖价下跌20%到25%。
    因此,这个生意必需绝密进行。
    要在绝密中买够30万吨现货,还要同时买期货,难度很高,但听到国度需求,还这么信赖他,郭鹤年绝不犹疑地容许了。
    “这个忙我一定帮,但咱们都得十分加紧,要想得快,做得快。”郭鹤年还同时许诺,将把本人的生意解冻起来,专门用一两月时间来替国度做这个事。
    郭鹤年剖析后以为,只要去产糖大国巴西,能力买到那末多的糖。
    但作为“亚洲糖王”的他太招眼,亲身去一定会惹起猜测。恰逢两三周后,日内瓦有个大范围的国内糖业大会,平时很少列席这种流动的他因而抉择:派人到巴西去买糖,本人则特地报名去加入这个会议。
    “我想,我和他们一同开着会,他们就不会想到是我在买糖吧。”郭鹤年回想。
    一场触目惊心的商战就这样展开。
    在日内瓦的郭鹤年,一边和国内同行推杯换盏、觥筹交织、“诚心诚意”,一边加紧部署和跟进着巴西的行为,“每一个天都很紧张,过得胆战心惊”。
    巴西行为的症结期,一名英国商人还吓了郭鹤年一大跳。“他把我拉到一边,很奥秘地和我讲:你知道吗?比来巴西很奇怪,两三个历来没见过的、很年老的亚洲人,每天在糖区进出,好像有小事要产生。”
    郭鹤年一阵心惊,装着很惊讶也很注重的模样和对方说:“是吗?你还有甚么行情、甚么动静,一定要告知我啊。”回身,则是一脑门子冷汗。
    “可见他们的情报好厉害。”


    郭鹤年(左)与当年买糖的助手
    次日,巴西的年老人给郭鹤年传来了好动静。“大会上,有人正演讲,播送传出一个声响,叫Robert Kuok,我的英文名,说有国内电话找。”郭鹤年赶快接了这个电话:“巴西的共事告知说,咱们有一点停顿了。我说,你要快啊,要飞快啊。否则,动静出来要爆啊,并且这边曾经知道一些苗头了。”三、四天后,郭鹤年大获全胜了。一战上去,他非但胜利用高价为中国解决了30万吨食糖,还经过期货市场为中国赚了500万美金。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无数据显示,1973年,中国的外汇贮备是:-8100万美元。郭鹤年一战为中国赢来的500万美金,绝对是济困扶危。但作为国内大糖商的他,却没从中赚到一分钱,相同还丢掉两个月的生意。
    “假如我的公司也参加其中,确定能够挣钱。”郭鹤年说:“但我不克不及那末做。由于这样就是对中国的不忠。这样说,可能太盛大。我的准则是,即便一个普通的生意,你容许了人家,也不该该跑两匹马。”
    【不要让里面,看不起咱们中国人】
    郭鹤年始终以中国人身份骄傲。“父母从小也是这么教育,咱们一直是中国人,不要忘本。”他在北京投资国贸核心,先后继续超过30年,而这名目则是从为中国人争气开始的。


    北京国贸核心
    1984年,一个火伴找到郭鹤年,要他竞争一个名目。“他讲北京建国门外有个大名目,要做成面向世界的窗口和标记。”郭鹤年说,这样的名目一定有人竞争,假如是本人人咱们就不要参预了。但火伴告知他,是美国财团和日本政府的一家银行在主导。“听到这个动静,我想,明天的中国还必需靠本国人吗?”因而,他当即做出抉择:“咱们要争志气,不要给里面人看不起咱们中国人。恰好我有一亿多美元现金在香港盘古银行,这个事件,应该咱们中国人本人来做。”80年代末,得多外商撤资而去,郭鹤年仍然逆势加码对中国的投资,成为引领海内华商甚至外商看好中国的标杆旗号。1990年,邓公还专门花40分钟接见他,并评估道:你和我同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那也是邓公代表中国政府的最初一次正式对外会面。
    如今,郭鹤年仍然看好中国,为中国骄傲。
    “只要国度发财,国度开展,咱们能力随着开展。如果没有中国的开展,国贸也就是第一期,就不会再开展了。这是中国人明天的伟大,中国人的福气。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没有像明天这么好的日子,咱们感到骄傲,也要爱护保重,要致力,让未来更美妙。”
    【打大算盘,不打小算盘】
    郭鹤年说本人不是个有本领的商人,得多生意假如换成伎俩更厉害的,都不会像他这么做。
    好比那末早就到中国投资,从投资报答来讲,就不是精明的抉择。好比,投资国贸核心时,国际的投资环境很不完美,市场也没起来。假如他将这笔钱放到海内,报答一定更大。起初在中国做酒店,做食用油,也都是“要像种树那样,一棵树种上来要好多年能力摘果”。
    在他不停把海内赚到的钱往中国保送的时分,在海内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乃至笑话他,做了看不到头的生意。多年后谈及这本账,郭鹤年说:
    “大算盘我会打,但小算盘,我不打,也打不到那末精。”打大算盘,不打小算盘,也是他20来岁时就坚持的生意经。过后,他做大米、食糖生意,一些同行用卑劣的伎俩和他竞争。好比,把淡水掺到糖里找保险公司抵偿,而后想方法把糖处置出来,高价和他竞争。
    眼睁睁看到不少人赚大钱,但郭鹤年宁愿慢一点、亏一点,也只用侧面来开展。“我那时就有个信念,要看大利益,看久远,做得正,能力做得久。”
    看久远,打大算盘,终究让郭鹤年失掉大报答。金龙鱼A股上市,就是一个打大算盘,最初成为赢家的典型例子。
    上世纪80年代末,郭鹤年派侄子郭孔丰来到中国,鼎力开辟粮油市场。当年,国人还在排队打质量差、杂质多的散装油时,金龙鱼便推出了小包装,使中国食用油的卫生质量升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期间的开展也曾每每遭受挫折,但郭鹤年一直从长计议,坚决看好中国消费市场的前景,也坚决长时间投入。
    1991年,第一批金龙鱼食用油正式出产上线


    至2019年,金龙鱼在小包装食用油、包装面粉、包装米的市占率,分别达38.4%、29.1%、18.4%,均为中国第一。郭孔丰也因此被誉为“改动中国人餐桌的人”。2020,金龙鱼更已在A股上市,市值超过2300亿,2021年完成营收2262亿人民币,持续稳坐中国食用油龙头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金龙鱼的弱小与外资身份,曾长时间使人耽心:这个产业链遍布油、米、面、调味品的行业巨头,会不会成为中国食粮平安的要挟?郭鹤年家族显然也是对此有所耳闻,因而——金龙鱼上市的两年前,郭孔丰还获取了寰球最难的“中国绿卡”(中华人民共和国本国人永远居留身份证),而且充溢骄傲地表现:“我当初能够说是一个真实的中国人了!”


    欢送关注【华商韬略】,识风波人物,读韬略传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45

    积分198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