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葛民辉,大部份80后、90后立马会想到各类影视剧中「无厘头」角色,好比《算死草》里笨头笨脑的何欢,《行运一条龙》中假扮「蛋挞王子」的阿福。却不知,看似搞怪的葛民辉,除了是名专业的喜剧演员外,仍是潮流OG玩家心里的“潮人教父”。从影视扮演到创建本人的潮牌,葛民辉究竟阅历了怎么样的转变? 他人眼中的“怪兽制片人”
葛民辉ERIC KOT,1966年出世于中国香港,是一位集电台掌管、电影导演、演员、歌手、设计师、潮流品牌主脑及艺术家等身份于一身的跨界媒体制造人。被问及为什么从事这么多行业时,葛民辉笑称,由于本人穷,得多事件需求本人去做,因此还被人称作“怪兽制片人”。
葛民辉与潮流的渊源,还得从电影说起。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里原宿风潮正席卷全部亚洲。那时的葛民辉在日本拍电影,因具有泛博的人际网络,意识了不少原宿时尚潮流圈的出名设计师,这其中就包罗UNDERCOVER的主理人—高桥盾,以及过后还在运营A BATHING APE的 NIGO。可能由于太酷爱潮流事物,在葛民辉1998年自演自导,王家卫监制,金城武、莫文蔚参演的恋情电影《初缠恋后的2人世界》傍边,葛民辉屡次穿戴 A BATHING APE 衣饰,以这类「黑暗示爱」的形式表白对这个里元宿品牌致敬。 低调的潮流领航者
1999年,葛民辉正式把过后在日本爆红的A BATHING APE引进了香港,开设了BAPE首家海内专门店——A BUSY WORK SHOP。BAPE被引入香港前,其运营者NIGO始终强调BAPE限量出售的运营模式,香港店的开设也让当年不少由于需求海内代购的BAPE粉,具有了能够正价购买 A BATHIN APE 衣饰的时机。
出于对潮牌的酷爱,也是在1999年,葛民辉创立了属于本人的潮流品牌——4A LIKE BLACK,这里的4A分别指的是Asia Act Against Aids,而这个品牌之所以能降生的缘故,是由一个故事为引子触发的。
1997年,葛民辉抱着做慈悲的心态,约请明星出演一部微电影,为无国界医生筹款,这件事让他感受很深。几年后,葛民辉以帮忙艾滋病患者初衷,接触到了集团——Act Against Aids,为了扩张善事的影响力,葛民辉抉择将Asia注入4A具备一定的精力意义,这也奠定了4A LIKE BLACK的品牌根底。
4A面市后异样火爆,究其缘故是由于4A关于品质和货量的包管。葛民辉常说 “慢工出细货”,从选料到制造,葛民辉都亲身参预其中,处置好每一个件作品的细节。在设计格调上,4A LIKE BLACK则常常会选用彩色,以两种根底色调来进行创作,黑色之间互相配合,最简略也是最经典的,也许这也是葛民辉将名牌取名“LIKE BLACK”的缘故之一。
2008年,葛民辉的店铺定了一个奇葩的规则,那就是每晚19 点至21点只营业两个小时,虽然如斯,前来参观的人仍是川流不息,每一个个来的人都会在无限的时间里有所斩获。
谈及影视业与潮牌运营的区分,葛民辉坦言,两者其实并无实质上的区分,都是在跟观众进行某种水平上的交流,只有能让他们读懂看懂,他就感觉很开心。
得多品牌在知名之后,都喜爱与国外大品牌进行联名协作,而葛民辉的4A LIKE BLACK,却恰恰喜爱与外乡的潮牌进行联名。2007年,葛民辉和张震岳一同创建了新品牌——WNP(WORK n PLAY),两人对潮流衣饰有着相反的喜欢,葛民辉在WNP品牌中负责服装设计,在I.T旗下fingercroxx和4A like Black的反对, WAF(fingercroxx x WORKnPLAY x 4A like Black)频频暴光在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