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英国女王的国葬标明一个时期的完结

    [复制链接]

    2022-9-20 15:07:41 21 0

    英国女王的国葬标明一个时期的完结
    桥本隆则
    礼拜一是日本常规的民调颁发的日子。
    已经率领自民党获取绝后成功的岸田内阁原本被以为是高奏凯歌彻底掌握了日本政坛,却没有想到,日本民众支持举行安倍前首相(下简称安倍)国葬的呼声愈来愈高,终究摆荡了岸田政权的反对率。
    两头的《逐日旧事》发布的岸田政权反对率是29%,而一贯与岸田政权走得很近的《产经旧事》反对率是42%,都比上次考察要跌去10%的反对率,而且不反对的人数还在持续减少。

    安倍被刺逝世后,家族葬礼曾经举办,而岸田首相为了向日外国表里宣告,本人是安倍的承继人,就匆忙宣告要在9月底举办国葬,诱发了微小的不满。
    刚巧,在位超过60年的英国女王逝世,英国政府也宣告举办国葬。
    日本政府既想在规格上与英国女王“比一比”,也能够借英国女王国葬“冲淡”日外国内的不满。
    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成。
    首先东方列席英国女王葬礼的政要规格要高于列席安倍葬礼。



    女王的葬礼于2022年19日上午十一时(本地时间下昼7时)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寺院举办。包罗代表200多个国度和地域的首脑和王族在内,大约 500多名本国高官列席。
    其中美国总统拜登曾经到达伦敦,与夫人吉尔·拜登一起列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葬礼。而美国列席最密切盟友葬礼的是副总统哈里斯。
    新西兰总理阿达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澳大利亚总理安东等到达伦敦,列席英联邦的最高元首的葬礼。

    日本列席女王葬礼的是日本德仁天皇和皇后雅子,这是德仁天皇2019年即位以来的第一次外出拜候。
    另外看电视直播,西班牙的菲利佩六世国王和雷蒂西亚王妃、丹麦的玛格里特二世女王等挪威、荷兰、比利时等王族和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列席女王的葬礼。
    电视中还看到了乌克兰总统夫人泽伦斯基,她是代表丈夫列席女王葬礼。
    中国也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列席了女王的葬礼,由于中国以为女王对中英瓜葛开展做出了微小的奉献。
    岸田首相想借列席英国女王葬礼进步本人人气的做法,被揭-穿是首相的“自导自演”后(英国没有收回约请),反对率更为继续上涨。
    岸田首相的“不人气”并不仅仅是安倍国葬,始终不上调的工资支出,迅速下跌的物价,让普通日自己的糊口觉得“苦楚”,这些也是不反对安倍国葬的理由。

    “俄乌冲突”致使的英国动力价钱暴跌、通货收缩加剧,糊口困窘,这些英国和日本都同样。
    与日本不同,英国对女王国葬的不满之声之所以没有低落,不只是由于女王的道德,也是由于二战中,当德国空袭女王与民众始终在一同。
    笔者视察,本次女王过丧期间,英国媒体绝后团结,其中包罗 BBC播送和报纸等一切英国媒体。

    英国老牌传统的《泰晤士日报》就筹备了延续十一天的讣告报导
    在英国有明白的规则,对君主和对祖国做出微小奉献的人物都会举办国葬。
    君主之外举办国葬的有: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迷信家艾萨克·牛顿、在拿破仑和平中活泼的纳尔逊元帅、在滑铁卢之战中击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公爵、原首相帕马斯顿、温斯顿·丘吉尔等人。
    英国举办国葬和个别葬礼的区分在于:
    1. 是否通过议会表决落后行,
    2. 自维多利亚女王国葬以来,运送棺材的炮车不是由马而是由英国海军水兵拉的这两点。
    丘吉尔前首相的国葬费用是4.8万英镑。另外一位传奇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由于不喜爱议会环抱国费收入产生纠纷,在世时就辞去了国葬,但愿进行个别的礼仪葬,范围并无很大的区分。

    撒切尔首相在马岛和平中获胜,为英国找回了威望,又是终结热战的元勋。然而,她提出的新自在主义,推动分歧算的煤矿封闭和民营化、使得“小政府”的撒切尔的评估在英国国际一分为二。
    那些被撒切尔首相“遗弃”的人,终究成为掩埋英国欧洲梦的“刽子手”,他们的“作乱”,让英国脱离欧盟。
    撒切尔首相的个别礼仪葬的费用也是来自英国政府。大约破费了十二0万英镑(约合十二00万人民币)。有的英国小报称,葬礼破费超过200万英镑。
    这次伊丽莎白女王的葬礼,费用应该超过500万英镑。
    英国部份媒体称:“国葬费用是国度秘密”。女王的国葬费用是维持王室的须要经费,也是维持英国一致的须要费用。



    英国政府利用了国际外遭到爱戴的女王的伟大,试图利用这个停息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以及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中,苏格兰、北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泛起了很大的裂缝。
    虽然政治为了拉票而鼓动民族主义和对峙,但关于必需放弃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一致的君主来讲,需求一举一动,乃至每一个句话都要谨慎。
    听说印度曾经向英国讨要在女王王冠上的宝石。
    女王离去后的英联邦泛起了不稳迹象,有的国度斟酌国度元首不是英国王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丽莎白女王亲眼目击大英帝国的解体,并经过公务和王室内政反对“战争”时期。她到过战后的日本,以及变革凋谢后的中国。
    所以世界各国加入女王的葬礼,也是完全完结一个时期。
    反之,在女王国葬之后举办的安倍国葬,不能不拿出来进行对比。
    是否开始一个战争的时期?是否有“武功文治”?有无获取大少数民众的敬爱?
    这样的对比有时很无法。
    原名:安倍国葬诱发民众不满,与英国女王葬礼比拟相形见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8

    帖子37

    积分16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