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女王葬礼当时,英联邦将土崩瓦解?加勒比岛国踊跃改制,印度人要求出借钻石

    [复制链接]

    2022-9-21 15:17:03 34 0

    文/程靖 徐亦凡
    编纂/漆菲
    本地时间9月20日,英国女王国葬第二天,英国反君主制集团“共和国”(Republic)又“开炮”了。这次他们质疑的是媒体给出的“流量”数字——葬礼前,一些媒体援用数据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葬将是英国历史上至多人观看的节目,观看量预计超过40亿人次。

    9月20日,英国反君主制组织“共和国”向国葬“流量”数据开炮了。
    该组织发言人说,他们但愿媒体不要再传布这些“胡言乱语的信息”,应答君主制进行庄重、真正的答辩。
    和其余英联邦国度的反君主集团不同,“共和国”在国殇期内全然没给女王留情面。在她去世后的十天内,该组织不只印制了针对国王查尔斯三世的“不是我的国王”“废止君主制”等字样T恤,也鼎力谴责英国警察拘捕反王室抗议者的行动。他们还打算在查尔斯三世将来的加冕礼上举办抗议流动。

    “共和国”针对查尔斯三世制造的海报,称查尔斯“不是我的国王”。
    英媒描述,伊丽莎白二世是将各方黏合在一同的“胶水”,跟着她的逝世,英联邦乃至是英国本身土崩瓦解的危险明显减少。近期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约10%的英国大众以为,查尔斯三世上位将是英联邦的终结。
    女王终身优雅持重、恪渎职守,这类光环为英国屏蔽了许多杂音。当她去世后,现存英联邦王国之一的安提瓜和巴布达即刻提出要对废止君主制进行公投;英国老牌盟友澳大利亚也将再度探讨“共和化”过程;印度人呐喊英国返还当年抢走的财产和珠宝;在前殖民地国度,要求英国清理殖民历史的呼声渐起……跟着“英国的基石”殒落,海面下暗潮涌动,英联邦又将何去何从?

    9月19日,安提瓜和巴布达首都圣约翰斯,该国武装部队士兵在教堂加入伊丽莎白二世的吊唁典礼。
    共和派内有人缄默、有人抗议过来的十天,英国伦敦目之所及处,尽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

    女王逝世后,伦敦街头遍布女王的肖像,以示吊唁。(摄影:张卓)
    从伦敦泰晤士河岸到圣詹姆士公园,再到白金汉宫,华人白女士和家人抱着一束鲜花,走了整整三个小时。白女士在英国糊口了20余年,因为难以花上数十个小时排队瞻仰女王的灵柩,她选择去女王生前的居所前献上一束花,以示敬意。
    白女士告知《凤凰周刊》,走在伦敦街头,四周盘绕着来自英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口音:让人听不太懂的英格兰中部口音、苏格兰口音、威尔士口音,还有美国口音;排队瞻仰女王灵柩的人群来自不同种族,至多的是白人,也有黑人、印巴人和像她同样的黄种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外,她见到两个“扎营扎寨”的家庭,一家是黑人,一家是白人。

    白金汉宫外排队瞻仰女王灵柩的人群。(摄影:白女士)
    白女士感叹道,刚来英国时,她只将王室看做童话故事里不太真正的人物,跟着对王室日常糊口和职责的理解,她缓缓对这群人心生敬意,尤为是伊丽莎白二世:“古代英国有得多人质疑王室存在的意义,因此女王的角色十分欠好当。”
    当亲眼看到民众自发排成的长龙,搭帐篷睡在街头的人群,甚至白金汉宫门口沉积如山的鲜花和卡片,她见证了一种广泛且浓厚的忧伤,“这类觉得是从媒体报导和他人口中无奈领会的”。

    白金汉宫外,民众献上的吊唁花束。(摄影:白女士)
    据白女士视察,吊唁女王成为大部份英国人这十天来独一关注的事件。“就连我身旁那些不甚反对君主立宪制的年老人也是同样,他们知道,此时持续举办(抗议王室的)流动是对逝者的不敬。”

    9月19日,英国女王国葬期间,伦敦北肯辛顿地域的路途暂时关闭。(摄影:Kiki)
    9月13日,澳大利亚反君主制集团“澳大利亚共和静止”(ARM)在社交媒体颁发声明称,将在女王去世的悲悼期内暂停一切流动。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关于一些共和派人士在悲悼期间的做法五体投地吃一堑。
    早在往年6月女王禧年庆典期间,“共和国”就发动过“不要再来一个70年(Not Another 70 Years)”静止,呐喊废止君主制。他们还在多地投放广告牌,下面写着“让伊丽莎白成为最初一任(Make Elizabeth the Last)”的标语。
    9月14日,一个名为“愤恨爱尔兰青年”的网友在“共和国”的社媒主页上提议:“能不克不及在女王葬礼完结后,举办一场大范围的反君主制游行?”该提议失掉300多个点赞。
    有网友倡议,可在英国议会大厦外的克伦威尔雕像旁举办游行。克伦威尔曾在17世纪的英国际战中击败并处死查理一世,长久废止了君主制。只管未能在英格兰建设起长时间的共和制,他仍被民众视为支持英国激进权势的意味。

    克伦威尔。
    悲悼期间,英国警方拘捕了多名抗议君主制的流动人士,诱发外界对英国政府保护舆论自在的质疑。在牛津,一名名为西蒙希尔的流动人士在街头支持查尔斯三世成为君主,他在大喊“谁选举了他”后被戴上手铐。另外一名举着反君主制口号的女性在爱丁堡的圣吉尔斯大教堂被捕,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在运往伦敦前曾寄放在此。
    9月十二日,律师保罗·鲍尔斯兰在英国议会外承受警察的讯问,他过后拿着一张白纸,方案写下“不是我的国王”的口号。半岛电视台称,“不是我的国王”(NotMyKing)已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话题。

    9月13日,爱丁堡一些抗议者高举空白口号。
    英国首相特拉斯的发言人布莱恩对此表现,“虽然关于英国绝大少数人来讲,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悲悼期,并且的确是悲哀的时代,但抗议权还是一项根本准则。”但他指出,应该由警方抉择“在一般状况下怎么样做才是适合的”。

    9月19日,英国女王国葬期间,伦敦部份地域路途暂时关闭。(摄影:Kiki)
    近期的民调显示,英国王室面临反对率降落的问题。英国历史学家谢尔顿说:“最大的问题是,当女王过世……查尔斯三世能否在这个国度放弃这类凸起位置?”

    9月19日,伦敦海德公园,民众在观看国葬电视转播。
    他指出,十年前的民调显示,高达75%的民众反对偏重视君主制,当初这个数字降落到62%。他以为,假如反对率低于50%,君主制时期将会被淘汰,“到时会有一名民选的国度元首”。
    但在上海内国语大学欧盟钻研核心主任忻华看来,目前英国其实不具备勾销君主制的前提。他解释道,一是反建制、反权威、反精英的政治气力足够弱小,曾经摆荡了既定的政治格式;二是社会表里矛盾足够锋利,迫使一切社会阶级都以为需求改动现状;三是泛起某个拥有导火索性质的突发事情,“这三样前提必需同时泛起,才有勾销的可能性”。

    女王逝世后,伦敦街头遍布女王的肖像,以示吊唁。(摄影:张卓)
    丢弃君主制,加勒比岛国走在前列作为英国殖民历史的传承,如今的英国君主同时是15个实施君主立宪制的“英联邦王国”的国度元首,这些国度包罗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10余个海岛国度。其中加勒比海国度在丢弃君主制方面走在前列。
    9月10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正式登基后,人口为9.8万的英联邦王国成员安提瓜和巴布达(下称安巴)在首都圣约翰举办典礼,签订文件抵赖查尔斯三世为新任国度元首。
    但典礼完结后不久,该国总理贾斯顿·布朗就提出脱离英国君主制的方案。他在承受采访时称,安巴方案在将来三年内举办全民公投,抉择是不是要脱离英国君主并成为一个共和国。目前布朗所属的安巴工党在议会中占领绝对劣势,这象征着启动公投只会是时间和顺序性问题。
    安巴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北部,由安提瓜岛和巴布达岛两个次要岛屿及周边较小岛屿组成。这两个岛屿分别在1632年和1678年被英国占据为殖民地,并在1871年被划入英国背风群岛殖民地。英国殖民当局曾在本地建设了少量甘蔗种植园和制糖厂,实施严格的肤色和种族等级轨制,还专门设立法案确保殖民者能失掉“不乱的休息力供给”。
    该国于1958年参加西印度联邦,又在1967年成为英国的分割邦,完成外部事务自治,但内政和国防事务仍由英国管辖。终究在1981年十一月,安提瓜和巴布达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员。
    上海内国语大学上海寰球治理与区域国别钻研院英国钻研核心智库钻研员李冠杰向《凤凰周刊》指出,因为英联邦56个成员国里仅有15个国度仍保有君主立宪制,以安巴为首的加勒比海国度努力于推进“共和化”,多半是执政党适应世界潮流而提出的主意,其目的是为了稳固本身的执政位置。
    不外,布朗在受访时坦言,公投脱离英国君主制目前不是一个急切的议题,该国民众并无展示出“严重的情绪反映”,“我想大少数人可能懒得去斟酌这件事”。
    布朗亮相的同时,安巴政府发言人告知法新社,只管英国君主对安巴的统治是“顺序性”的,脱离这类管制还是一种精力意味,“公投的次要目的是对安巴人民发生心思上的影响”。
    关于是不是依托公投脱离英国,岛上居民持不同态度。安巴古装设计师兼歌手理查森表现,他不以为这是个坏主张,对公投持凋谢态度;19岁的先生辛克莱则说,首都一些修建年久失修,举办公投将形成资源挥霍,他更但愿国度拿钱用于开展,而不是建设所谓“国民精力”。
    2021年,同为加勒比岛国的巴巴多斯宣告转型为共和国,成为近30年来第一个废止君主立宪制的英联邦王国。上一个与英国王室割断瓜葛的国度是1992年的毛里求斯。而在上世纪70年代,圭亚那、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亦接连转型成为共和国。

    巴巴多斯举办共和国成立的庆典,从左至右三位女性分别是该国总理莫特雷、盛行歌手蕾哈娜、总统梅森。
    巴巴多斯的变动多在命名方面,例如警察队伍再也不带有“皇家”名称,“骑士”等王室荣誉被“巴巴多斯自在奖”所取代。不外,美国艾默里大学拉美和加勒比海钻研学资深讲师戈达尔(Robert Goddard)撰文指出,对一个民族国度来讲,国度元首的“符号意义”很首要,这代表“去英国殖民化过程的顶点”。
    在走向共和制以前,巴巴多斯抉择移除首都国度英雄广场上英帝国海军上将纳尔逊的雕像。戈达尔说,纳尔逊被称为“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维护者”,他所“维护”的是一个白人种植园主具有特权的社会,如今的巴巴多斯要知足的是29万黑奴后嗣人口的需要,社会构造与过来天差地别。
    更本质性的变动早已产生:巴巴多斯自2005年起再也不将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作为最高司法机关,而是转向加勒比上诉法院。英帝国时代,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曾受理寰球约五分之一人口的上诉,当初受理的规模仅占寰球人口的0.1%。
    在上世纪60年代起的黑人民权静止及近些年来“黑命攸关”(BLM)静止的影响下,这些黑报酬主体的国度但愿开脱殖民统治的历史暗影,独立于内部权势,享有充沛主权。
    也因此,废止君主立宪制的呼声在加勒比地域堪称“一呼百应”。往年春天,英国王室出访牙买加、伯利兹等国度时,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曾被牙买加总理霍内斯当面告诉,该国但愿迈出“彻底独立”的一步。霍内斯的话遭到牙买加国际反奴隶制人权流动家的欢送。
    澳大利亚有设法,其余大国难随其后除了加勒比岛国外,传统上与英国人分割深挚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度也纷纭探讨“共和化”的可能性。
    往年6月,澳大利亚刚刚履新的“共和国事务助理部长”马特·齐索斯威特告知英国《卫报》,“跟着女王迟暮,是时分对澳大利亚的将来展开庄重探讨了。”

    澳大利亚共和国事务部长助理马特·齐索斯威特。
    “共和国事务助理部长”是往年被选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设立的全新职位,专门担任转型共和国的过渡事宜。他的次要职责是“教化”,即向大众遍及澳大利亚宪法订正和英国王室作为国度元首的相干常识,并发展对于澳大利亚是不是该留在英联邦的对话。
    阿尔巴尼斯自己是坚决的共和派,其所在的工党纲要中有建设共和制的部份。不外他在竞选期间许诺,不会在第一个任期内发动公投,而是在本人连任后再进行。
    女王逝世后,阿尔巴尼斯宣告将往年9月22日定为一次性大众假期,并列为全国悲悼日,让民众向女王表白敬意。在承受澳大利亚播送公司《底细》节目(ABC Insiders)采访时,他被问及“是不是会将脱离君主制一事提上议程”时称,“当初不是议论咱们政府轨制的时分”。
    比来的一项民心考察显示,约54%的澳大利亚人反对脱离英联邦。一周以来,“共和国”一词也在澳大利亚地域的推特上成为抢手话题。
    白金汉宫宣告女王死讯后不久,“澳大利亚共和静止”公布声明,呐喊“建设共和国”。声明还指出,女王自己也“尊敬澳大利亚人民的自决”。
    这是因为1999年十一月,澳大利亚曾就共和制问题举办过公投,过后女王也反对澳大利亚人有权选择其轨制,但除了首都堪培拉,公投在其余州都没能过半,最初未能经过。傍边一大缘故是,共和派外部就总统的发生形式和权力问题发生了较大不合。
    在李冠杰看来,澳大利亚对共和制的推进,更像是政党间关于政治体制变革主导权的争取,“一旦公投抉择迈向共和国,象征着主导这件事的政党将率领国度走向新的阶段,它能在几年或十年的执政期内争夺到更多权力”。
    比拟于澳大利亚,英联邦其余大国的“共和化”过程则要迟缓许多。
    在新西兰,去年的一份民调显示,47%的人反对在后女王时期维系君主制,三分之一的人表现支持。9月十二日,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地下回应说,女王逝世后,新西兰政府不会采用任何旨在把该国变成共和国的动作。阿德恩称,她以为新西兰终究会成为一个共和国,此事有可能在她的“有生之年”产生,但关于她领导的政府来讲,以后有更加紧急的问题要去处置。
    在加拿大,有共和派人士以为,世袭君主制的实质与加拿大推崇的对等主义和多元文明主义南辕北辙,国度元首是本国人一事减弱了加拿小孩儿的民族骄傲感,延伸了“加拿大还是殖民地并听从于英国”的感触。另外一方面,讲法语的魁北克民族主义者长时间以来以君主制为靶子,煽动在魁北克省成立独立共和国。
    美国全国播送公司(NPR)援用近期的民调称,虽然仅有35%的加拿小孩儿反对君主立宪制,但这不料味着加拿大就可以很快走向共和制。
    英国约克大学法学传授阿兰·赫金森对此解释说,加拿大联邦宪法规则,宪法中任何与王室位置无关的订正都需求通过联邦政府及一切州政府的赞成,但这一点在加拿大很难完成。加拿大《环球邮报》耽心,假如开启修宪过程,各州州长可能会要求更多权力,这会减弱该国本就软弱的联邦体制。
    查尔斯三世能否挽留苏格兰?关于新即位的查尔斯三世来讲,保存多少个国度的元首身份没那末首要,维系一个残缺的联结王国更加紧急。
    苏格兰民族党(SNP)2021年再度博得本地选举后,党首尼古拉·斯特金明白表现,一旦新冠疫情失掉管制,将在2023年底推进二次独立公投。

    2022年6月28日,苏格兰民族党党首、苏格兰第一部长斯特金做完无关第二次独立公投的陈说后,回答议员问题。
    始终以来,王室都热中强调女王与苏格兰的绵长情义。去年夏天女王返回苏格兰拜候时,王室公布推文说,“女王陛下与苏格兰血脉相连,感情深挚,除了在巴尔莫勒尔城堡渡过夏天,从外赫布里底群岛到邓弗里斯群岛,女王简直拜候过苏格兰每一个个地域,也会面过苏格兰各行各业的人。”
    只管实践上王室必需在政治事务上放弃中立,但在2014年苏格兰举办独立公投前,女王与一名王室粉丝交流时说,“我但愿人们能够当真斟酌将来。”在支持苏格兰独立的人看来,那是有助于维持国度一致的亮相。
    如今,女王在巴尔莫勒尔城堡任命了其在位期间的第15任也是最初一任英国首相,并走过人生最初一程,足见她对苏格兰的偏爱。
    女王离世后,位于苏格兰地域的格拉斯哥大学使用英国国旗交换校旗,并降半旗致哀。格拉斯哥大学讲师理查德告知《凤凰周刊》,本人与身旁人都为女王的离世而深感惆怅,“她的离去是英国甚至英联邦的损失”。理查德说,去年菲利普亲王逝世后,学校也曾这么做过,“但愿这对夫妇能在地狱团圆”。
    2014年终次独立公投之时,许多苏格兰人选择留下都是由于女王。与母亲塑造的完善君主表率比拟,查尔斯显得“失格”许多:他与黛安娜的婚姻可谓皇室几十年来最大的丑闻之一,大众形象又不敷持重。言论以为,假如斯特金胜利发动二次公投,查尔斯或将面临难以羁縻民意的困窘。
    不外,苏格兰能否举办公投,毫不仅仅凭借选民关于王室的好恶。这以前,苏格兰政府需确保英国政府赞成将举办公投的权力转移至本人,即经过《1998年苏格兰法令》中的第30条,不然公投后果将分歧法。2014年举办的初次独立公投,即是获取受权的合法投票。
    而如今执掌英国的激进党,其竞选纲要中有支持独立的内容。2019年英国大选期间,激进党就许诺,会回绝任何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申请。前首相约翰逊亦屡次强调,应尊敬2014年公投的后果,即苏格兰人以62%的反对率选择留在英国。
    李冠杰以为,苏格兰民族党多年来努力于推进独立公投,是对“英格兰殖民统治和压榨”的一种对抗,也是该党适应民族主义情绪、保护本身执政位置的一张牌,这与由谁来负责英国君主有关。
    更何况,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1603年承继英格兰王位(后称詹姆士一世)后,苏格兰与英格兰进入“共主邦联”的时期,而伊丽莎白二世恰是詹姆士一世的直系后嗣。斯特金多年前说过,苏格兰人其实不恶感英国王室,也不主意在苏格兰成立共和国——倘若苏格兰独立,也只象征着回到《联结法案》以前“同享君主”的形态。
    1707年,威斯敏斯特议会经过《联结法案》,苏格兰从此与英格兰、威尔士合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1801年,爱尔兰并入其中。但是自英国“脱欧”以来,苏格兰、北爱尔兰民众关于从英国独立偏重新参加欧盟的志愿日趋强烈。
    英联邦的意义已再也不显著关于维系英国和英联邦的团结,在位70年的女王天然有着不成估计的作用。
    在查尔斯三世正式登基后的讲话中,英联邦秘书长帕特里夏·斯科特兰表现,英联邦将持续与查尔斯三世进行“富裕应战性的对话”。她还称,古代英联邦的开展和活气是已故女王“贡献、智慧和领导力”的证实。
    而无论是渴想“走向共和”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岛国,仍是想要脱离英国的苏格兰,极少有人提出要分开英联邦。
    历史比联结国还长的英联邦往年刚刚迎来新成员——非洲国度加蓬和多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则在五年间退出又再度参加,颇具妨害。

    马尔代夫
    让马尔代夫如斯“折腾”的英联邦到底有何吸引力?在英联邦民间口径中,各成员国经过英联邦委员会的互动,开展中国度和小国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开展问题上获取兴旺国度的政策倡议以及技术支援,还能在可继续开展、维护主权、民主、战争与平安、人权与法治等方面独特致力。
    在李冠杰看来,英联邦作为英国主导的国内组织,是一个与英国放弃敌对瓜葛的平台,马尔代夫等国终年游走于中、印、美、英等大国之间,其目的是在大国间维持均衡、保护本人的利益。
    跟着时间推移,皇室影响力日渐消退,作为英帝国殖民主义遗产的英联邦意义已不显著。伦敦大学英国和英联邦历史传授菲利普·墨菲表现,英联邦简直没有甚么无形价值,“它是一个内政交流的网络,这也是它将持续放弃的形态”。
    “英联邦在第一代独立首领中得以幸存,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与英国有着亲密的集体情感分割……因此有一种想要留住这些文明分割的觉得。”墨菲坦言,“但在后世领导人中,这类情感纽带远没有那末结实。”
    也有声响以为,这一过渡时代为英联邦国度提供了“重置现状”的时机——英国女王的逝世为“重置”殖民时代的不屈等、种族主义等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时机,但这并非欲速不达的。
    作为英联邦中人口至多的国度,印度曾在1961年、1983年和1997年分别招待过伊丽莎白二世的拜候。42岁的印度政治评论员萨姆比·帕尔(Sambit Pal)向《凤凰周刊》回想起女王访印的阅历时称,他只见过初次拜候的照片,对其余拜候则毫无印象。
    帕尔说,近些年来,印度国际掀起民族文明振兴和去殖民化探讨,得多人但愿印度找回前殖民时期的文明传统,“毕竟古印度的文化比大英帝国长远很多”。印度总理莫迪也是趁此风潮而起,巩固迈入第二任期。
    往年9月8日,印度政府将首都新德里市核心的“国王小道”(Rajpath)改名为“责任小道”(Kartavya Path)。19十一年,英国乔治五世国王宣告将英属印度的首都从加尔各答迁往德里时,建筑了这条小道。

    9月8日,印度为“国王小道”更名为“责任小道”举办庆典。
    莫迪在更名典礼上说,国王小道代表殖民时代国王的权力,是人民被奴役与压榨的意味;如今更名为责任小道,提示走过小道的国会议员、政府官员要对国度与人民效忠职守。
    仅仅几小时后,乔治五世的孙女伊丽莎白二世在7000千米外的苏格兰阿伯丁逝世。
    帕尔最后从英国播送公司(BBC)掌管人打上黑领带的举动中感触到异样。很快,女王逝世的动静占据了社交媒体。他回想,各种情绪在网上混淆,一些人吊唁女王,也有人指摘哀痛的声响,以为印度人应放弃冷酷,“为何要去思念殖民时期?”

    9月十一日,印度总统府降半旗以吊唁伊丽莎白二世。
    糊口在德里的印度记者奥姆卡尔·坎德加告知《凤凰周刊》,在他生长的印度,“英联邦”的存在感十分弱,只要在英联邦静止会举行时才被人们提起。他笑称,“印度在奥运会上的表示一贯很差,但因为加入英联邦静止会的国度未几,印度每次能斩获好多枚金牌。”
    帕尔以为,和七国团体(G7)、二十国团体(G20)、金砖国度(BRICS)等组织比拟,如今的英联邦无奈再在地缘政治上发扬多少作用。李冠杰则说,英联邦不像联结国有一系列开展指标,更像一个以英国为主导、疏松的国度间政治机构。
    在坎德加看来,英联邦代表了一个概念、一种理论。坎德加曾在英国留学,他笑言,英国国民医疗零碎(NHS)里“全是印度人”——许多印度人来到英国学医、择业,留在英国,一代又一代。几十年的移民潮,让印度裔与巴基斯坦裔成为英国最大的多数族群,20十一年时达到约263万人,约占全英人口的4.1%。伦敦、莱斯特、伯明翰等城市均有较大的印巴族裔聚居区。

    9月20日,巴基斯坦奎达一座基督教堂内,信众们在吊唁伊丽莎白二世。
    “人们去英国学习、任务、糊口,看中的是英国这个国度,跟王室吸引力有关。”坎德加说,“如果我去英国餐厅做办事员,体验应该会比在新德里端盘子好很多,包罗根底工资、寓居前提和休息法的保障,都更有条理、更使人欢快。”
    坎德加说,在印度随处可见英国文明教育处、英国使馆的流动,印度先生也能拿到奖学金去英国留学,这所有不会由于英国王位的更迭而改动,“假如说女王逝世对咱们的间接影响,就是多了些心情包和段子,讥笑一下英媒对女王的报导有如许夸大罢了”。
    就在女王离世的一周前,国内货泉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称,印度超出英国成为寰球第五大经济体。该组织4月的数据显示,印度一季度修改后的名义国民出产总值(GDP)为8547亿美元,超过英国同期的8160亿美元。
    在牛津大学印度裔历史学家普利亚·阿特瓦(Priya Atwal)看来,这一天来得太晚,“假如英国殖民者没有从印度榨取那末多的资源和财产,印度经济早就超过英国了。”
    一切财产中,最闪耀的莫过于女王皇冠上的一颗著名钻石“光明之山”(Koh-i-Noor)。这颗重达105.6克拉、价值4亿美元的钻石来自印度中南部,前后落入锡克帝国、莫卧儿帝国和波斯统治者的手里,最初为维多利亚女王一切,历经数代英国君王,目前被寄放在伦敦塔。

    镶嵌过“光明之山”钻石的皇冠曾被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后佩戴过。
    而间隔伦敦塔不到1英里的伦敦桥,恰是伊丽莎白二世的代号。如今伦敦桥倒了,“出借钻石”的呼声再次在前殖民地响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8

    帖子168

    积分45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