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欧林生物:大宗买卖频现股价新低,吸附破伤风疫苗市场难言乐观 钛媒体深度

    [复制链接]

    2022-9-21 15:57:27 28 0



    欧林生物产品,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作为科创板第五套规范上市企业中第一家盈利的企业,欧林生物(688319.SH)一度被视作科创板颇具想象空间的上市公司。但是近期欧林生物大宗买卖频现,股价有触底之势。截至9月19日开盘,欧林生物报收14.42元/股,大跌6.36%,是继2021年6月上市以来的股价最低点,虽然9月20日公司股价有所反弹,然而走势仍不乐观。
    生物医药企业最首要的研发端来看,公司研发费用率终年处于下滑态势,目前已延续下滑四年;办理端来看,公司外部高管团队刚阅历了一场激烈的震荡,本来9人的高管团队已有5人遭“踢出局”,极速缩减至4人高管团队范围。
    产品端来看,公司目前次要盈利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面临潜伏的竞争危险,钛媒体APP从行业人士处得悉,华兰生物旗下该疫苗行将上市,另外武汉生物钻研所旗下该疫苗已上市销售。就相干问题,钛媒体APP屡次分割欧林生物,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增收不增利中心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市场待考
    据欧林生物近期公布半年报,公司往年上半年完成营收8.77亿元、净利润3104.24万元。公司的盈利次要“凭仗”其中心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据2021年年报,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34.88%,占领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0.56%。2018-2020年吸附破伤风疫苗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7.19%、76.03%、91.28 %。
    能够说欧林生物在2020年完成扭亏为盈也全靠该款产品。2019年10月,卫健委公布《非重生儿破伤风诊疗标准(2019年版)》,规则仅关于非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详的患者在泛起不洁伤口或净化伤口的状况下,需接种主动免疫制剂且需同时全程免疫接种被动免疫制剂。


    欧林生物近9年盈利状况,来源于西方财产
    上述文件的落地为欧林生物派发了“大礼包”,公司也由此成为科创板第五套规范上市企业中第一家盈利的企业,也为公司将来在“犬伤”等畛域的增量市场带来一定想象空间。
    不外“破伤风免疫制剂”畛域竞争较为剧烈。据钛媒体APP理解,破伤风免疫制剂次要分为两大类,即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欧林生物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属于前者,即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TTCV)。
    据《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使用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进行内伤后破伤风的被动免疫,TTCV被动免疫极其平安,预防成果好,延续注射3剂后,可发生简直100%的破伤风维护,且维护作用可维持5-10年。
    被动免疫制剂其实不只要“吸附破伤风疫苗”,还有百白破联结疫苗、吸附白喉破伤风联结疫苗等。其中国际上市的百白破联结疫苗为免疫布局疫苗,政府提供收费接种,次要用于婴幼儿。这也象征着我国重生儿根本都会接种百白破联结疫苗。
    因此,作为非免疫布局疫苗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实际接种人群次要为青少年及成年人,目前该市场范围仍较小。据中检院数据,2020年欧林生物吸附破伤风疫苗的批签发量占领总批签发量的比例高达88%,但公司当期吸附破伤风疫苗的营收仅为2.91亿元;2021年公司该产品的营收也仅为3.93亿元。


    吸附破伤风疫苗近些年的批签发量,单位:瓶;来源于PDB、国金证券
    且该疫苗往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示也不乐观。据一季报,公司营收仅5353.52万元,同比下滑15.61%,同期净利润亏损680.5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133.30%。这让听信了公司豪言“2022年吸附破伤风疫苗将放弃50%以上增长”的投资者们心惊胆战,一季报公布的次日即4月28日,公司股票跌幅超6%。
    公司方面解释称:“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破伤风疫苗定单数未增加,但发货遭到物流管控影响,确认支出增加。后续,跟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在手定单陆续顺利发货,公司事迹无望恢复增长趋向。”据地下材料,公司所在地成都往年一季度尚未有大范围疫情,其中心市场也未有大范围疫情。
    且“吸附破伤风疫苗”市场推行也难言顺利,销售费用正逐渐吞噬公司盈利。财务数据显示,往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高达1.03亿元,同比大增55.23%,乃至远超营收增速37.60%;公司同期净利润同比下滑26.71%。2021年的数据来看,吸附破伤风疫苗当年营收3.93亿元,在营收增速为34.88%的配景下,同期该产品的营业本钱高达1.66亿元,同比大增89.96%,毛利率也处于下滑态势。
    公司也深知销售费用等吞噬公司盈利等问题,在2021年股权鼓励计划中,事迹考查指标便尚未提及净利润的考查,仅对营收考查,即2021年、2022年营收相较于2020年分别增长50%、100%。
    另外,该产品将来潜伏竞争危险较高。钛媒体APP从行业人士处得悉,目前不仅欧林生物一家企业具有出产资历,还有武汉生物钻研所等,且华兰生物在研的“吸附破伤风疫苗”无望在往年上市销售,虽公司方面屡次强调更多厂家的规划,无利于该产品的市场教育及推行,但不免对公司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TTCV类被动免疫制剂以外,还有破伤风抗毒素(TAT)、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两类主动免疫制剂,前者虽过敏反映产生率较高,达5%-30%,需做皮试,但价钱廉价,后者过敏反映产生率较低,接种不需求做皮试,价钱较贵。
    将来“王炸”金葡菌疫苗研发失败率高辉瑞等国内医药巨头接踵失败
    上市产品来看,吸附破伤风疫苗是公司最为中心的产品;研发管线来看,备受期待的产品当属金葡菌疫苗。据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重症肺炎、其余呼吸道感染、战伤、烧伤、假体关节、重症监护室以及老年病科感染和菌血症的次要病原体。因为其感染致病性强、盛行传布途径多、易发生耐药性,其中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致死率高达20%,被WHO称为“超级细菌”。
    据辉瑞临床总结讲演数据,美国每一年有2.3万人死于耐药金葡菌感染,临床对耐药金葡菌疫苗开发运用紧急,但目前寰球仍未有MRSA疫苗问世。据钛媒体APP理解,该疫苗放眼寰球皆是空白的缘故,并不是未有企业研公布局,而是多家国外医药巨头的研发均以失败告终。


    海内金黄色葡萄菌疫苗临床实验状况,来源于欧林生物招股书、东北证券等
    东北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海内总计7家生物医药企业开发过9款相干疫苗产品,其中不发默克、辉瑞等国内医药巨头的相干研发名目已提前终止,早从2010年便开始研发GSK等药企也暂未见新的停顿。
    目前,公司金葡菌疫苗已进入III期。据公司布告,截至2022年8月31日,欧林生物评估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大肠杆菌)用于骨科手术指标人群中的维护效率、平安性和免疫原性的多核心、随机、双盲、刺激剂对比对于的III期临床实验实现首例受试者接种,后续公司将持续根据相干要乞降III期临床实验计划发展临床实验任务。钛媒体APP留意到,最先开始研发此疫苗的国内医药巨头Nabi的钻研名目即是在III期折戟。
    一名疫苗行业高管对钛媒体APP坦言,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名目危险的确对比高,研发时间本钱较高,往往一个名目长达十年乃至更长;其实研发名目失败反而是常态,胜利才是偶尔,投资者应正确心态留意相干危险。
    在公司近期召开的事迹阐明会及调研中,上述疫苗名目的进度及研发过程中的障碍等屡次被问及,对此公司方面近期回应表现:“疫情对患者入组可能会发生不利的影响,但由于是多核心进行临床,全国规模内的参预机构(病院)均可以进行患者入组,在一定水平上可以扩散疫情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欧林生物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一于人用疫苗研发、出产及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据悉,目前欧林生物已规划13种在产及在研产品,详细包罗2017年上市的吸附破伤风疫苗、2019年上市的Hib结合疫苗、2021年上市的AC结合疫苗、在研中产品有5种1类翻新疫苗、5种多联多价疫苗,其中AC- Hib联结疫苗处于筹备申报出产阶段、重组金葡菌疫苗处于III期临床实验,其他均处于临床前钻研。
    研发投入方面,2018年-2021年欧林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3062.00万元、44十一.05 万元和4272.68万元以及5365.83万元,占营业支出的比例分别为40.十一%、24.63%和13.35%以及十一.57%,呈现延续下滑态势。
    大宗买卖频现股价触底高管团队激烈震荡
    据不彻底统计,近三个月欧林生物共产生65笔大宗买卖,算计成交28.16万手,折价成交60笔。欧林生物在过来半年时间内已有总计2.52亿股限售解禁股上市,占公司总股本的62.08%。一名金融人士剖析以为,股票大宗买卖折价成交频繁,会对股价造成向下压力,个别阐明股东或者机构投资者不看好该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5月份,欧林生物一次性撤下5位高管,使得本来9人的高管团队缩减至4人高管团队,包罗樊绍文、马恒军、谭勇以及吴畏4人,且后续聘任常务副总经理马恒军、谭勇的议案受到三名董事的支持,引得买卖所问询。
    上述投出支持票的董事分别是胡成、余云辉以及独立董事何少平。钛媒体APP留意到,其中两名董事的岗位波及变化,其中原为副总经理的胡成,本担任“监视财务、证券类事务”等,间接担任公司IPO上市,在阅历此次大调剂之后已不在高管名单中。
    另外,原三位副总经理陈爱民、李洪光、陈道远也被分别调剂为“总经理助理”“品质总监”“技术总监”,再也不为公司高管团队成员。公司董事长樊绍文的女儿樊梵所负责的职务则从“常务副总经理”变卦为“钻研院院长兼人力资源总监”。
    在支持理由中,胡成明白表现:“公司把监视公司标准运作的高管和懂疫苗技术的高管排除出运营班子。”胡成表现退职期间当真执行财务监视的职责,并实现了公司上市的工作,同时公司中心技术专家陈道远也实现了历年的出产工作。其他两名支持董事也提及胡成对公司的功勋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往年5月底,上述异议董事及其代表股东或与其存在关联瓜葛的股东算计持有公司股分算计13.69%。目前公司股权较为扩散,樊绍文、樊钒算计管制公司的表决权比例为28.99%,将来是不是存在潜伏投资者收购取得公司管制权或其余缘故致使公司实控人位置不不乱等危险,诱发买卖所耽忧。
    而上述大变化,在公司看来,最终是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推行等。公司方面明白表现,此次高管团队大调剂的缘故就在于“致力拓展市场销售渠道”“为应答市场疾速变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钛媒体APP表现:“个别而言,一家生物医药企业高管人数设置为7至9人较为公道,这样能力够做好协分配合,守土有责,同时关于成就效指标的达成也有踊跃意义。”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张海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1

    帖子42

    积分191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