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感冒药水煎鸡胸?外网离谱应战不停,民间正告:不要加热感冒药

    [复制链接]

    2022-9-22 06:18:18 38 0

    大少数时分,咱们说一道菜是“暗中操持”时,它们个别也就是难看难吃罢了,没有真的到危害安康的水平。
    但比来TikTok下流行的这道暗中操持,是真的有点风险。

    这两块色彩诡异的鸡胸,叫做“Nyquil鸡”,也叫“昏睡鸡”。
    一些人声称,“昏睡鸡”除了能治感冒,还能给你一晚上安眠。
    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它是用感冒药水Nyquil煮出来的......

    只管这货色看下来就很没有食欲的模样,但不测地很盛行,成为了TikTok的的一种新型“应战”。
    目前,TikTok民间曾经封掉了“昏睡鸡”的相干搜寻后果,但若独自搜寻“Nyquil”,或者成心打错一两个字母,
    仍是能搜到少量相干内容,每个播放量都有好几万......

    至于这道暗中操持为何会盛行,还得从头讲起。
    2017年,4chan论坛上的操持版泛起了这样一篇帖子,一名匿名用户说:“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瞌睡鸡’?”
    “首先,两个原料:鸡肉、Nyquil。”

    该用户说:“烹饪时间会变短,也会更入味。”

    而后他还往里倒了酒......

    成品展现时间:

    “摆盘!才是症结!”

    随后ta还尝试了各种吃法......

    “我还活着。”
    “然而太特么恶心了卧槽。”

    最初ta还把剩下的鸡肉扔进了搅拌机........

    论坛里的其余人都感觉这道“昏睡鸡”真实是亵渎了鸡肉,几乎暗中出了新高度.......
    预先帖子的截图在社交媒体上被疯狂转发,成为了一个小众梗。
    2017年4月20日,推特上有人模仿原po主,发了这么一条推:“假如她给你做‘昏睡鸡’,千万别放她走。”

    这条推获取了6600个赞,4400多转发,“昏睡鸡”的出名度进一步晋升。
    不难看出,一开始那篇帖子次要是为了整活、恶搞,
    大略原po主也没想到,ta扔下的这颗石头,会在几年后掀起这么大的波涛。
    都说互联网是一个圈,有时分几年前玩过的梗又会稀里糊涂地从新泛起。
    “昏睡鸡”也是这个状况。
    2020年9月,TikTok上泛起了第一个“昏睡鸡”视频,详细做法和原帖迥然不同,只是视频更详实一些。

    新视频的整活属性仍然显著,由于他是用直发器给鸡胸翻面的......

    一年多的时间,该视频累积了超过430万观看数,
    大略是由于Tik Tok的用户有很大一部份是青少年,没见过这个梗;
    加上4chan自身是偏小众的论坛,“昏睡鸡”因而再度风行外网。
    自打第一个视频在TikTok泛起之后,模仿他整活的人愈来愈多,
    Nyquil又是非处方药,很容易就可以买到,猎奇一次简直没有门坎,不难想象之后的热度。
    但是整活归整活,要是整出风险来,就得失相当了。
    有医生表现,虽然Nyquil只是感冒药水,但通过加热后,药品浓度会大幅回升,吃上来就可能过多,
    并且加热也可能会改动药品的化学成份,形成未知的危险。
    退一步说,就算是纯整活拍视频,鸡肉做完不吃,这个烹饪进程依然是有危险的,
    由于加热就会发生药物蒸汽,人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吸入了少量药物。
    此外,这样的蒸汽对肺部会不会发生影响,谁都不敢包管。
    往年1月,雅虎、福布斯等多家媒体报导了TikTok上的“昏睡鸡”应战,并提示了傍边的安康危险。
    同时Ji妹妹y Fallon还在今夜秀上提了一句此事,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么个梗。

    尔后没几天,TikTok就下架了泛滥“昏睡鸡”视频,同时封掉了“昏睡鸡”的搜寻后果,当初去搜的话就只能看到这么一个舒适提示。

    但正如前文所说,假如你独自搜“Nyquil”或者成心拼错一个字母,仍是能搜到少量相干视频......
    假如有猎奇的青少年想要理解,乃至本人试试,仍是很容易的,所以这个“昏睡鸡应战”,还真有点屡禁不止。
    往年9月,美国食物药品监视办理局(FDA)不能不站出来公布了一份正告,重申了加热Nyquil的风险性。

    其实这都不是FDA第一次由于这些离谱的应战而下场正告大众。
    2020年,TikTok上还曾盛行过一种“Benadryl应战”,激励人们吃下少量的Benadryl(一种抗过敏药)以诱发幻觉。
    这个应战致使了最少三名青少年住院,一位15岁奼女逝世,然后TikTok方删除了Benadryl应战的相干视频。

    (受益者之一,在病院苏醒了三天......)
    FDA提示道,这些应战往往依赖于“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看到身旁的人都在这么做,本人就不甘人后,也想试一试)”传布,请父母一定留意。
    至于为何老是有青少年被动走进相似的圈套,按照美国儿迷信会的说法,是由于主持感性思惟、解决问题、斟酌结果的前额叶皮层要到二十几岁才会发育彻底,所以年老人往往容易激动,容易在不斟酌结果的状况下就采用行为。
    所以了,“昏睡鸡”应战不是第一个,应该也不会是最初一个,
    只是但愿将来这样的惨剧,不要再泛起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5

    帖子46

    积分21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