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大冤种Adobe,花200亿就买了个网页运用

    [复制链接]

    2022-9-26 06:51:28 28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零态LT,作者 | 吴狄,编纂 | 胡展嘉没想到,向来抠抠唆唆的Adobe,这次竟然一下子花了200亿美元(约1413亿人民币),买下Figma,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
    有多大呢?
    按照地下数据,Adobe历史上共有56次收购,其中披露收购金额的有16起。而买下Figma花的钱,比其它15家企业加起来,还多出2亿多美元。不只如斯,Adobe还为此付出300亿美元市值上涨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Adobe在2021年的营收是157.85亿美元。也就是说,Adobe全年的营收,都不敷买一个Figma。在外人看来,Adobe这次很有一种背水一战的劲头,致使其股价应声上涨超过20%。
    所以,是甚么缘故让Adobe不吝下这么大的血本也要买下Figma?
    Adobe看上Figma哪一点了
    得多人第一次据说Figma,可能就是从这次“天价”收购开始的。在此以前,Figma只在设计师圈子中对比盛行,出名度远不如Photoshop。
    但是,2016年才正式上线的Figma,正在以“暴风暴雨”般的速度席卷设计界。2020年估值20亿美元,2021年估值100亿美元。在设计工具评比网站UX Tools上,Figma包办了UI设计、原型、Handoff、设计零碎,乃至版本管制在内的5个分类的冠军。


    在粉丝口中,Figma被称为“下一代设计神器”,是“最具反动性”的图形编纂运用顺序之一。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设计圈的将来,属于Figma。
    Figma的胜利,离不开两个中心洞察:普适和协同。
    传统的设计流程,首先需求将设计软件下载到电脑上并进行装置。在团队合作、交付给甲方作品的时分,每次都需求先把文件保留到当地,而后发送给对方。每次保留都是谨慎翼翼,卡住了也不敢等闲重启电脑,生怕辛勤做出的改变没保留上一重启就没了。假如对方电脑上没有装置该软件,还得先导出成图片或者PDF格局。能够说,小小一台电脑,拿捏住了名目的命根子。
    而Figma则彻底相同。它是一款彻底基于阅读器的运用,无需下载装置,普适一切操作零碎,不管是Windows、macOS、Linux,关上阅读器就能间接进行操作。
    一切的名目都保留在云端,在手机上也能够随时随地查看。需求的时分,间接把同享的链接扔过来就能了。
    而Figma另外一个受欢送的功用,是在线合作。
    咱们要明确一点,埋头做设计,只是设计师任务内容的一部份。在全部产品设计的流程中,设计师需求和产品经理/名目经理(PM)、开发者、甲方等各个需要方进行频繁的交流,对作品进行重复的修正调剂。这个进程往往十分让人头疼,设计师不能不在设计图上子细的标注好字体、字号、行高、跳转殊效等细节,而后重复关上软件、修正文件、点击保留为“新作品(改)(改)…”传到版本管制办事器、通知相干人员去审阅、等候新的意见。
    繁琐,又挥霍时间。
    而在Figma,PM能够实时给出评论、开发者能够间接查看并复制设计元素的代码,设计师能够当即对新需要进行改变,成果过后就可以出来。一个名目至多能够约请500人参预,至多反对200人同时操作。200个鼠标在屏幕上动来动去,想一想就很安慰了。


    微软、Twitter、Github、谷歌、Airbnb、Uber…这些你耳熟能详的国外出名公司对Figma也是统一的好评,不只真的在用,同时还给Figma开发插件。
    但是在粉丝口中,Figma被称为“下一代设计神器”,是“最具反动性”的图形编纂运用顺序之一。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设计圈的将来,属于Figma。
    显然,曾经具有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泛滥设计工具的Adobe,是认同上述观念的。它看中的,不单单是Figma这个产品,更看中了Figma代表的“将来”。
    低价收购Figma,既无法又必定
    简直垄断了设计界的Adobe,在设计界的位置却在不停受到应战。
    2016年,UX Tools网站的榜单上,Sketch超过Photoshop成为最受设计师欢送的设计工具。
    Sketch装置包的体积只要Photoshop的4%,提供99美元一次买断的选项,买断的版本能够始终用上来。而不花钱就休想用Photoshop,即使是年付的定阅价钱也高达239.88美元。
    为了应答后起之秀的应战,2016年Adobe推出了XD。通过几年的开展,如今市场份额只要Sketch的35%。因为始终看不到起色,Adobe在鼓吹XD的时分显著底气缺乏,在本人官网上称XD为“Sketch的最好代替品”。而Sketch则间接在官网回应:我来告知你为何设计师都选Sketch不选Adobe XD。




    Figma更绝。不只无需下载装置,乃至还收费提供根底功用,只向专业用户和企业用户收取费用。剖析师预计Figma在2022年的支出将达到4亿美元,其中部份支出间接抢了Adobe的生意。乃至得多公司因为历史缘故,虽然还在购买Adobe产品,但由于没人用,转而去推销了Figma。
    看得出来,Adobe忍痛收购Figma是一个无法的选择。但无法的面前,也有其偶然性。
    2013年,Adobe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业务调剂,宣告完全保持曾经售卖了10年、增长见顶的Creative Suite套件,开始片面转向云端定阅制,在过后惹起了极大的争议。
    大部份的人感觉Adobe这把梭哈过于冒险了,华尔街最精明的剖析师也以为,这样做的后果只是进一步压迫Adobe现有的1300万客户罢了。但是十年后,Adobe Create Cloud用户翻了一倍多。
    Adobe的这次转型,也被奉为企业转型“教科书”。
    但,办事虽然放在云端,用户依然需求将臃肿软件下载到电脑上才能够使用。这个时分,Figma泛起了。
    Figma的起跑线,的比Adobe更远。开创人兼CEO Dylan Field一开始的设想,就是要做一款彻底运转的云真个设计软件。20十二年和一名投资人的聊天中,Field谈到了过后刚刚衰亡的WebGL技术。
    WebGL完成了在阅读器里操作2D和3D图形的功用,而过后只要20岁的Field由此就判定,是时分让设计软件从当地电脑迁徙到云端了。
    比拟Adobe的转型,Figma的理念更超前,就连过后最拥有前瞻目光的投资人心中也有点打鼓,毕竟过后的阅读器开多点标签页电脑风扇都会狂转,更别说还要再次根底上加之图形设计这个耗能巨兽。
    但是十年后,一样证实了Figma的胜利。
    显然,收购Figma成为Adobe历史上又一次豪赌。类似的阅历,类似的理念,加之互补的才能,Figma俨然成为Adobe最佳的继任者。
    但是,Figma上岸了,Adobe却上水了。
    Adobe面临的三个困难
    只管Adobe一再强调对此次收购的乐观预期,但接上去却有两个问题需求Adobe给出谜底。
    第一个问题,来自资本市场。投资人关怀的是,比拟十年前,这次的转型是不是过于冒险了?以Adobe加Figma当初的盈利才能,这比交易能不克不及回本,如何回本?
    第二个问题,来自用户,也就是Adobe衣食父母。用户关怀的是,Figma被收购了,将来还能放弃当初的口碑吗?而这,也是第一个问题谜底的症结。
    和交易单方的态度不同,设计师群体对这笔收购的态度,能够用“痛恨”和“犯愁”来描述。保守的用户在Figma社群论坛里高呼“Figma死了!”在社交网络上用国骂表白态度。乃至连Adobe的员工都感觉“恶心”,愤而辞职。
    而大部份的设计师耽心的是,被Adobe收了的Figma,将沦落为又一个Adobe全家桶中的一分子。
    在用户眼中,Figma和Adobe彻底就是两个极端:Figma轻灵,Adobe臃肿;Figma新潮,Adobe呆板;Figma亲民,Adobe狂妄;Figma有人气,Adobe只会气人。


    设计师小付表现本人耽心将来Figma不只不克不及收费使用,乃至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付费战略。在他眼里,这是Adobe的“传家宝”。
    不论Adobe将来如何提交试卷,Figma还面临一个商业以外的问题。因为美国制裁名单的存在,2022年3月,Figma宣告封禁中国企业用户,大疆、华为等大厂被断供。紧接着,中国外乡的竞争者就宣告,反对导入Figma文件。
    目前来看,断供中国企业并无形成本质性的影响。Figma也明白表现,只是“临时”封禁了账号的拜候权限,该账号下的一切文件还保存着。但美国制裁名繁多天不打消,这个问题会成为一把悬在中国企业和Figma头上的剑。
    能够说,Figma的断供,本人没有失掉任何益处,还给了中国外乡竞争者难得的开展空间。


    ▲图:来自IT桔子
    被红杉资本寄与厚望的“蓝湖”,曾经获取了5轮近20亿人民币的融资,成为融资至多的Figma的中国竞品。另外,蓝湖还在2018年推出了重协同的产品设计工具MasterGo。蓝湖表现其中心用户是设计师,因此产品更重视界面和交互的好看,崇奉“颜值即正义”。
    而高瓴创投、蓝驰创投、SIG海纳亚洲、源码资本则把赌注押在了更年老的产品“即时设计”上。开创团队表现,即时设计的定位并不是是中国版Figma,“而是一个综合体验不逊于Figma的自主产品。”
    次要提供消费类软件、智能硬件以及物联网家居平安解决计划的上市公司万兴科技,在2020年收购了国际老牌在线原型制造平台墨刀后,于2021年外部孵化出在线设计合作平台“Pixso”,近期刚刚获取一笔近亿元的融资。
    只管被媒体称为“Figma的学徒”,但国产的同类型软件显然都不想被贴上“Figma的国产平替”的标签。无论是强调设计师调性、仍是强调产品经理属性,看得出每个团队都在致力打造差别化特性,但愿找出一条更合适中国用户和本身开展的路途。
    Figma代表了将来设计平台的走向,那就是凋谢、云端,以及良好的社群气氛带动的活气和凝聚力。中国要想在将来不会落伍,也需求开展出足以抗衡Figma的同类产品。
    既然有了Figma在前,中国的开发者,要加油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2

    帖子40

    积分18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