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华为救了德国徕卡”:“救世主心态”危害有多大?(组图)

    [复制链接]

    2022-10-7 19:31:52 34 0

    比来,互联网上泛起了少量对于“华为与徕卡”的自媒体文章,大多给出了一个类似的论断:华为解救了德国徕卡。
    应该怎么看华为与徕卡的协作?
    “救世主心态”为什么要不得?



    在相机企业中,徕卡很是共同。这个降生于德国的相机品牌,以构造公道、加工精良、品质牢靠而闻名于世。徕卡一度与奔跑、万宝龙并称为德国工艺三大代表,其位置之高,可见一斑。不外,徕卡让消费者感触最深的特征是——贵。
    与其余主流品牌相机比拟,徕卡在机能参数不占劣势的状况下,售价还能高上两三倍。正因如斯,徕卡被称为相机中的劳斯莱斯。
    刚刚逝世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是徕卡相机的死忠粉。伊丽莎白二世自1958年开始使用徕卡M3型相机,喜欢至极,以致于在1986年4月发行的一套她60岁生日的记念邮票上,就有一幅女王手持徕卡M3的照片。

    英国女王的生日记念邮票
    徕卡相机趁势而为,专门制造了一款机身刻有英国皇室徽号及1986字样的女皇专属珍藏版相机,送给伊丽莎白二世作为60岁寿辰贺礼。这张女王手持徕卡的照片也曾被徕卡用来鼓吹,让产品大卖。
    在135胶卷相机时期,徕卡是货真价实的霸主。进入数码相机时期,徕卡逐步衰败了。缘故不难了解。相机实质上是个消费品,讲求性价比。
    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等日本品牌突起后,凭借着本钱、范围劣势,抢占了大部份消费级相机市场。

    日本精机牌相机山寨德国徕卡相机
    智能手机对数码相机的冲击,就更大了。这一点,无庸赘言。数码相机大势已去,天生“高贵”的徕卡,定位更像是豪侈品。
    无意思的是,2000年,法国豪侈品品牌爱马仕以高于市场25%的价钱收购了徕卡31.5%的股权。

    徕卡MP爱马仕限量版
    2003年,徕卡推出了爱马仕限量版MP套机,寰球发行500台,定价为8500美元。但是,爱马仕限量版也没能援救徕卡的颓势。因徕卡相机终年亏损,爱马仕将一切股分出让给了奥天时资本办理公司(ACM),黯然退出。
    20十一年,美国黑石投资基金又从ACM手里购买了徕卡44%的股权。从股权频繁变化能够看出,徕卡相机的处境不容乐观。

    在这个大配景下,再看华为与徕卡的协作,似乎很容易患出“华为救了徕卡”的论断。
    并不然。
    先从协作初衷看,单方是为了商业双赢。其实,手机厂商与相机厂商协作,不是甚么陈腐事儿。
    早在2007年,诺基亚公布的N93i,就配备了一颗3倍光学变焦、320万像素的蔡司摄像头。
    2008年,国际手机厂商天语的功用机C280,主打拍照,集成为了一颗来自佳能的DIGIC III图象处置器,可谓是一款“能打电话的佳能卡片机”。
    2010年,LG又推出了一款与宾得联名的L-03C手机。
    2016年2月,华为正式与徕卡联名公布了首款P9系列手机。
    华为与徕卡协作,固然是为了晋升本人手机的竞争力。从过后的智能手机竞争场景看,华为乃至比徕卡对协作更迫切一些。
    2016年,任正非亲身露面与徕卡高层签约,可见过后华为的注重水平。

    任正非与徕卡高层签约
    华为与徕卡协作,不是简略地在华为手机上装上徕卡镜头,更多的是技术与规范的协作。为此,华为投入少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徕卡的成像专利技术数字化,造成共同的算法,再运用在手机摄像头上。再从协作后果看,单方完成了商业双赢。与徕卡协作,华为获取了名誉与技术的两重晋升。
    彼时,虽然华为手机销量疾速增长,但华为本人的考察显示,寰球42%的消费者对华为品牌没有足够的认知。携手“相机中的劳斯莱斯”,有助于强化华为手机的高端标签,晋升品牌形象,带来产品溢价。
    技术的提高,也是不言而喻的。华为排汇徕卡的技术,极大地晋升了手机摄像头的成像技术,还造成了本人共同的一套成像和软硬件翻新体系。拍照好,自此成为华为手机的卖点之一。
    与华为协作,徕卡亦是求名求利。搭上华为的快船,徕卡完成了“破圈”,扩张了出名度和影响力,也收取了一笔不小的受权费用。
    这也为徕卡与小米协作埋下了伏笔。

    徕卡与小米协作
    所以说,华为与徕卡协作,实质上是一场商业双赢。华为增进徕卡业务增长,但说“华为救了徕卡”,夸大其词了。

    近年,不停有中国企业出海,参预国内并购。互联网上,也常常泛起“中国企业解救某某企业”的舆论。
    在我眼里,这类“救世主心态”,要不得。
    一是与事实不符。
    就拿徕卡来讲,往年7月十一日,徕卡民间地下了2021-2022年度财报,讲演中显示支出增长达16%,总营收为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35亿元。大家留意,是30多亿元人民币。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确定不仅是华为(或小米)带来的。更何况,徕卡相机的位置不如之前,但其兄弟姐妹却是各个畛域的佼佼者。
    早在1990年代,徕卡拆分红了四个独立公司:徕卡相机、徕卡显微零碎、徕卡生物仪器和徕卡地质仪器。

    徕卡品牌下的四家公司
    徕卡相机,与华为、小米协作的就是这家公司,次要出产相机。
    徕卡显微零碎公司,是行业中独一可以同时提供显微镜、图象收集产品、图象剖析软件的厂商。这家公司,仍是光刻机巨头荷兰ASML公司的症结供给商。因其供给的镜头供货缺乏,致使ASML出产的光刻机充足。
    徕卡生物零碎公司,是解剖病理学解决计划和自动化畛域的寰球领导者。其出产的病理切片机、载玻片染色机、数字化病理学扫描仪等装备寰球当先,近九成产品出口至寰球65个国度和地域。
    徕卡丈量零碎公司,也是行业大牛,是古代丈量的奠基者,其出产的CMM三坐标丈量仪,部份乃至被拉进了禁运装备清单,阻止向海内出口。
    这么看,人家还真不必华为来解救。
    二是影响与本国企业协作。
    虽然这4家公司当初附属于不同的团体,然而,同根溯源于徕卡的技术生态,亦共用徕卡这一品牌。此时吹牛“华为救了徕卡”,让这几家兄弟企业怎么想?假如中国企业都抱着“救世主心态”谈协作,必定会遭到外企的排斥。
    三是容易自觉自卑,无视差距。
    市场竞争风波幻化,大浪淘沙之下,得多咱们熟知的本国企业衰败了。但是,衰败不等于败落。
    好比《日本百年名企3次甩卖家产,反而起死复生:带给中国甚么启发?》一文中引见的奥林巴斯,相机业务一泻千里,但医疗装备业务却方兴未艾。
    还有一些本国企业,凭借着技术沉淀,仍然是行业的领军者。
    好比徕卡品牌下的此外3家企业,无论是显微零碎公司、生物零碎公司,仍是丈量零碎公司,中国企业与之差距都十分大。
    不谦虚学习,反而传扬“救世主”舆论,岂不成笑,可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

    帖子27

    积分9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