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揭秘DNA的份子生物学家
新西兰历史上第二位诺奖获取者是莫里斯·休·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他于1916年十二月15日出世于新西兰北岛的怀拉拉帕庞加罗阿(Pongaroa, Wairarapa)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6岁时搬到了英国伯明翰。
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定知道他的成绩,他在DNA双螺旋构造模型的发现和测定中功不成没。
威尔金斯是份子生物学家,牛津大学X射线衍射方面的传授,在伦敦国王学院期间,他与共事于1950年拍到了第一张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
1962年,威尔金斯与佛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独特获取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03.在中国大学任教的新西兰人
在进入21世纪的千禧年之际,新西兰人又囊括了一枚诺贝尔奖,获此殊荣的是一名化学家。
1927年4月14日,艾伦·格雷厄姆·麦克德尔米德(Alan Graham MacDiarmid)出世于新西兰惠灵顿大区的Masterton,是一名拥有新西兰和美国两重国籍的化学家。
麦克德尔米德儿时家境清寒,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mm。懂事的他在小学和中学时他前后兼职送过牛奶和报纸,以贴补家用。
过后处于经济大萧条时代,新西兰也遭到了很重大的影响,麦克德尔米德一家糊口非常难题,因而他的父母抉择举家搬家到离惠灵顿不远的下哈特,以求获取更多任务时机。
在麦克德尔米德10岁的时分,父亲的一本旧教科书激发了他对化学的兴致,起初他又在下哈特藏书楼找到一本《少年化学家》(The Boy Chemist),在一年里做完书中绝大少数试验。
他曾就读于Hutt Valley High School中学,16岁就入维多利亚大学学院(Victoria University College)学习。1944年,他开始在化学系试验室给传授充任助手,从此完成经济独立,曾经不需求家里赞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