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22城供地实现率缺乏五成,“集中供地”模式会调剂吗?

    [复制链接]

    2022-10-28 12:34:10 36 0

    按照中指监测,截至10月27日,22城中已有19城公布三批次土地布告,往年三批次推地时间较去年均提前,但在市场上行、企业拿地志愿较低状况下,土地推出范围广泛缩量,22城全年供地方案实现率缺乏五成。成交表示总体趋冷,除了一些热点城市放弃热度外,底价成交成为土拍市场主旋律;三批次民企拿地志愿进一步升高,同时央国企拿地力度也泛起削弱态势。
    受土地市场继续低迷影响,此前部份自发跟进“集中供地”的城市已逐渐恢复常态化供地,同时,22城中多地减少集中供地批次,升高拍地压力。预计将来,在销售市场未泛起显著恢复前,土地市场或连续低迷态势,“两集中”土拍模式也将经过“因城施策”的形式迎来更多变动。
    特征一
    截至10月末,22城供地方案实现率总体缺乏五成,三批次土地推出力度仍显乏力
    表:22城2022年供地方案及实现状况(已发布城市,数据截至10月27日)

    注:供地方案实现率按布告时间、推出数据统计,包孕招拍挂和协定划拨;长沙未发布2022年土地供给方案,未列入统计;济南不含莱芜、钢城、济阳、章丘;成都不含三圈层;上海暂按最低供给方案统计;土地性质包孕商品住宅、租赁住房、保障房、安顿房、共有产权房等用地。
    据中指监测,截至10月27日,22城总体供地实现率缺乏五成,其中长春、重庆缺乏三成。杭州、合肥土拍市场表示较稳,各批次企业参预踊跃性相对于较高,供地实现带领先其余城市;南京、青岛二批次开始加大推地量,姑苏、无锡、南京公布四批次土地布告,这部份城市供地方案实现率均在六成以上。而武汉、沈阳、重庆、郑州、长春政府推地决心缺乏,其中沈阳、重庆、长春尚未公布2022年三批次土地布告,全年供地方案实现率均在四成下列,长春、重庆缺乏三成。
    图:22城2022年各批次住宅用地推出状况(按布局修建面积,市本级)

    注:沈阳、长春、重庆未公布2022年三批次土地布告。
    截至10月27日,22城中有19城公布三批次土拍布告,较去年三批次总体仍缩量,但降幅收窄,较二批次范围小幅增长。目前已公布三批次布告的19城中8城推露面积较二批次增长,其中武汉、广州增幅均在100%以上,上海、合肥二批次推地范围缩减后,三批次均加大供给力度,较二批次供地量增长五成摆布。而少数城市推地踊跃性仍显缺乏,青岛、济南土地市场表示平淡,三批次推地量与二批次根本持平。天津、长沙、姑苏、无锡、宁波集中三批次推地范围较二批次均下调,其中姑苏、宁波降幅均在五成以上。
    特征二
    总体流拍撤牌率不乱,底价成交为市场主旋律
    表:22城2022年三批次集中供地成交状况(已成交城市)

    备注:流拍撤拍率=(流拍宗数+撤牌宗数)/推出宗数;底价成交占比=底价成交宗数/成交宗数;下限地块占比=下限地块宗数/成交宗数
    截至10月27日,22城已有16城实现三批次土地集中出让,总体成交热度未见恶化。据中指监测,已实现三批次土拍的16城总体流拍撤牌率十一.3%,较二批次回升3.3个百分点;成交地块中达下限地块占比仅十一.5%,较二批次降落13.5个百分点;底价成交占比达75.7%,较二批次晋升17.0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各地持续优化调剂三批次土拍规定,叠加政府继续加大优质地块推出力度,以进步企业参拍踊跃性,土地流拍撤牌率相对于不乱,但地块底价成交占比显著晋升,成为市场主流。
    除此以外,城市间土拍热度分化进一步加剧。杭州、宁波、合肥达下限地块占比均在30%以上,且杭州达下限地块占对比二批次晋升15.4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土拍表示相对于安稳,下限地块占比亦均超20%,且均无地块流拍。而广州、天津、厦门、姑苏、无锡三批次地块均为底价成交,武汉、青岛底价成交占比亦在90%摆布,土拍市场连续高温态势。
    在市场上行、购房者及企业决心缺乏、企业资金承压综合影响下,更多企业倾向“以销定投”,短时间来看,只要销售端失掉本质性恢复,土拍市场能力迎来转折。
    特征三
    中央国资还是拿地主力,财政部十二6号文或束缚城投托底
    表:22城2022年不同企业拿地状况(已成交城市)

    中央国资拿地金额占比持续走高,对折城市在五成以上。三批次中,已成交16城中央国资拿地金额占比达53%,较首批次、二批次均晋升超15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中央国资托底景象日渐凸显,2022年以来,民企拿地志愿进一步削弱,央国企、中央国资成为拿地主力,2022年首批次央国企和中央国资拿地金额占比达72%,二批次达83%,三批次仍在八成以上,但值得留意的是,首批次、二批次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均在四成以上,二批次乃至近五成,而三批次央国企拿地占比却降至三成,央国企拿地渐显乏力,中央国资拿地比重晋升至53%,如福州、无锡2022年以来中央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均在五成以上,三批次在九成摆布。
    表:22城2021年不同企业各批次两集中名目入市状况(市本级,统计时间为2022年8月底)
    备注:在计算土地宗数时,关于联结拿地地块,在各类企业中均归入计算。
    中央国资拿地范围凸起,但入市状况不容乐观,据中指监测,22城2021年“两集中”成交地块中,中央国资拿地数量占比达两成,而截至往年8月,中央国资集中拿地名目入市率仅9%,其中城投拿地名目入市率仅6.7%。2022年以来,22城中央国资拿地金额占比逐批次走高,更多土地处于未开发形态。
    表:22城城投债余额及个别公共估算支出

    2022年1-9月,全国个别公共估算支出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要素后增长4.1%,按天然口径计算降落6.6%;全国政府性基金估算支出45898亿元,比上年同期降落24.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38507亿元,比上年同期降落28.3%。全国公共估算支出和土地出让支出大幅下滑,中央财政承压。
    从城投债角度来看,据中指统计,截至2022年10月14日,重庆、成都、南京、武汉等9个城市城投债余额均超3000亿元,其中重庆、成都、南京等城市城投债余额与2021年个别公共估算支出比值高于3。部份城市城投托底拿地加大了其资金压力,城投面临的危险正在蕴蓄。
    近日,财政部印发《对于增强“三公”经费办理严控个别性收入的通知》(财预〔2022〕十二6号),通知规则:“严禁经过举债贮备土地,不得经过国企购地等形式虚增土地出让支出,不得巧扬名目虚增财政支出,补救财政支出缺口。”政策基调与严控新增中央政府隐性债权放弃统一,总体来看,“十二6号文”对城投有效托底和依赖土地出让金返还的城投平台影响较大,将来中央国资托底力度或有所削弱,但对拿地落后行实在地产名目开发之处国资影响无限。
    从无锡四批次土拍来看,发文后,无锡四批次土地中央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大幅降落至33%(2022年首批次、二批次、三批次中央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92%、55%、89%),可见该政策关于限度中央国资托底拿地起到一定束缚作用。
    关注点
    在新的开展阶段,“集中供地”模式或将经过“因城施策”的形式调剂
    2021年2月,22个重点城市开始实施“两集中”供地模式,除22城以外,2021年徐州、西安、南昌、东莞、金华、温州等地自发实施“两集中”供中央式。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显著降温,土地市场热度亦显著回落,各地纷纭调剂土拍规定提振企业拿地踊跃性。2022年各地政策继续优化,但市场高温态势未改,徐州、西安等地前后勾销“集中供地”模式,9月23日,22城中长沙供地云平台民间通知其土地推介形式将进行调剂,今后再也不按年度批次推介土地,更改成年度常态化更新。
    表:22城调剂集中供地批次统计状况

    此外,2022年年终,厦门、济南、青岛、重庆等多地明白全年将进行四次土地集中出让,以后,无锡、南京、姑苏已供给四批次,天津亦公布土地四批次预布告。此前武汉公布通知,9-十一月方案集中供地四批次、五批次、六批次。
    “两集中”供地本意是贯彻“房住不炒”定位,完成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指标,2021年以来,“两集中”政策也在一定水平上达到了“稳地价”成果。但因为“集中供地”对企业资金要求较高,在以后市场环境下,土地市场高温运转,地价下跌能源显著削弱,且企业在资金压力下,拿地愈发小心,“集中供地”下,企业多城市参拍度进一步走低。
    2022年三批次土拍市场呈现出央国企拿地力度削弱的特征,叠加相干政策对中央国资托底土拍市场的束缚,短时间来看,土地市场高温态势或难改,预计后续各地会按照本身房地产市场状况对土拍模式做出适量调剂。
    总结
    跟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上行阶段,土地市场也将随之产生大幅调剂,中央政府土地财政模式难认为继。往年以来,中央政府推地、企业拿地志愿均缺乏,截至10月27日,22城供地方案实现率缺乏五成。三批次22城推地量较二批次有所增长,但较去年三批次降幅仍在三成,土拍规定继续优化下,土拍市场并未有较大回温,达下限地块占比降落,地块底价成交成为主流,中央国资拿地占比再次走高,但这也在一定水平上加大了中央政府债权危险。跟着财政部十二6号文出台,严禁经过举债贮备土地,不得经过国企购地等形式虚增土地出让支出,象征着将来中央城投拿地或遭到更多束缚,在房地产销售端未失掉显著改良前,土地市场或连续低迷态势。
    短时间来看,接上去,中央政府为不乱土地市场,预计会加大优质地块的供给比例并放松地块出让前提,市场较差的城市地价也存在下调预期,同时针对 “集中供地”模式、规定上,也存在优化可能。对企业而言,以后仍需放弃“量入为出”,斟酌到少数城市销售未见恶化,周转速度显著放缓,拿地后名目能否完成去化应是企业重要斟酌要素。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7

    帖子34

    积分163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