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今天,热搜屠榜,13地释放严重信号:我们该面对理想了(视频/组图)

    [复制链接]

    2022-12-5 21:26:19 79 0

    本文转载自王耳朵学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念,仅供参考浏览,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恍如一晚上之间,疫情防控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继广州打响第一枪后,得多大城市都在跟进:

    重庆再也不以时空伴有作为断定亲密接触者的规范,合乎居家隔离前提可居家隔离。
    杭州、宁波、温州等地除养老院、福利院、学校等特殊场合外,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合,再也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实、再也不扫“场合码”。北京、沈阳、郑州等地表现,全市长时间居家白叟、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见流动的人员,无外出需要,能够不加入社区核酸筛查。……
    这几天的热搜,也始终被“优化疫情防控”屠榜。
    十二月以来,已有13省公布进出场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再也不查验核酸证实的通告。

    不外就在愈来愈多之处开始层层减码的时分,咱们也听到了这样的动静:有市民在暴雪中做着核酸,有中央上公厕需求扫码,还有人原告知“非须要不回家过年”
    ……如斯种种,看下来有些割裂,其实偏偏反应出了人们的一种心态:假如真的放开了,感染人数激增怎么办?病情重大了怎么办?
    会不会有医疗挤兑?治愈后有后遗症怎么办……
    明天这篇文章,耳朵就想聊聊“后疫情时期”。
    01 新冠的毒性在削弱吗?
    先看一组最新的疫情数据。
    广州“解封”第6天,全国现有感染人数破40万,但其中无症状者占比超过90%。

    这样一个宏大的数据,假如放在上半年,得多人会惶惶不安。
    可如今咱们淡定了许多。由于,新冠病毒“变弱了”。
    比来,咱们学会了一个医学术语:自限性疾病。就是当疾发病展到一定阶段,人体本身会发生免疫抗体,从而逐步痊愈。
    如今的奥密克戎感染就是。国度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担任人唐小平近日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表现:“当初新冠病毒的毒力曾经进化到时节性流感的程度,有些乃至比时节性流感毒力还低,所以大家真的是不必恐慌。
    我有些敌人也感染了新冠病毒,然而很快就不需求特殊的医治,他本人就恢复了,所以这里我想提示咱们泛博的市民,就是说你不要太恐慌。”

    比拟20年武汉疫情那会,如今已经是已经大相径庭。
    3天前的广州疫情防控旧事公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这波奥密克戎变异株惹起的疫情累计16.27万感染人次,然而超过90%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一死亡。
    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分享过本人的感染阅历。高烧低烧、头疼嗓子疼、混身有力……
    好受是真的好受,然而轻症患者只有做好隔离,也无需太多的医治干涉,根据普通感冒的伎俩处置,个别7天摆布就能恢复。

    来源:糊口家good

    来源:#金粉社区#病毒学家、香港大先生物医学传授金冬雁在疫情暴发之初时说过一句话:
    “历史上的冠状病毒都是削弱的,其余的大部份人类的病毒也是削弱的。病毒传布得越好,致病性也就削弱了,由于假如它把人都杀光了,对病毒本人也没有益处。”
    他用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举例。
    这集体类历史上有明白记录的最大一次由呼吸道病毒酿成的灾害,已经在一年内带走了5000万条生命。
    1920年,大盛行终结后,毒株变为时节流感,始终存续至今,然而毒力和致病性大大削弱。
    事实证实,新冠病毒也在遵守这一规律。
    02 新冠后遗症可怕吗?
    看3个案例:如今在卡塔尔世界杯上纵横驰骋的C罗,2020年10月13日确诊过新冠。
    一样,梅西往年1月份感染新冠后,曾泛起过一个半月时间不克不及跑步的状况。
    可之后,他很快重返赛场,前两天还为阿根廷打进了精彩的进球。
    或许你会说他们都是静止员,身材倍棒。
    那末年过六旬的演员赵文瑄,比来在网上分享了本人作为一个新冠患者的亲自阅历,就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了。
    从“阳”变“阴”,他只用了6地利间。
    接着“后遗症”来了:先是没了味觉,三四天后,好了;接着嗅觉隐没了,一个礼拜后,恢复了三四成;最初是嗜睡,睡眠时间井然有序。
    一个月后,他康复了。也就是说,奥密克戎时期所谓的“新冠后遗症”,好像没那末可怕了。
    你当初去搜寻“新冠后遗症”,会失掉一个专着名词:
    新冠长时间症状。它的次要症状是:乏力或倦怠、思惟障碍或不克不及集中精神、呼吸短促或难题、头痛、头晕、心跳减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烧、嗅觉或味觉丢失等。至于更重大的症状,并无迷信证明。
    近日,《人民日报》也报导了“新冠后遗症”,中山东大学学感染性疾病科的崇雨田传授明白表现:“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最少尚没有证据标明有后遗症。”

    广东省新冠肺炎西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张忠德也强调:“普通型患者痊愈后,没有任何的反作用和后遗症,任务和糊口如常,重症的经过医治也会调剂好。”

    回到新冠肺炎最重大的那段时间,中日敌对病院的曹彬博士已经领导过一个联结钻研组,跟踪曾在武汉金银潭病院住院医治的患者。
    他们跟踪了1000多名患者半年时间,发现76%的痊愈者的确存在疲劳、肌肉有力与睡眠障碍、焦虑或抑郁等症状。
    但一年后,这个比例就降落到了48%。
    并且更中心的区分在于,他们是初代毒性很高的新冠患者,而不是如今毒性大大升高的奥密克戎患者。
    新冠长时间症状的确存在,但咱们不用有限夸张,绝大部份跟着医治,以及时间推移均可以缓缓恢复。假如当初还有人对奥密克戎“谈虎色变”,可能才是最重大的「新冠后遗症」。
    03 当初要不要囤药?
    风向在改动,人们的焦虑似乎很难在短期被抚平。因而咱们便看到了上面这一幕:
    北京的少数药房,连花清瘟受到哄抢,一些药店布洛芬也被扫光。

    网上还流传出一组“新冠吃药程序”,致使不少人开始囤药,药店“都来不迭进货”。

    长时间处于“清零”的形态,老黎民对新冠病毒感到恐慌可以了解。
    所以,遍及新冠的医学知识,为病毒祛魅就十分首要了。
    经过前文对于新冠病毒和新冠后遗症的叙说,咱们知道如今的新冠是一个自限性疾病。
    年老人,身材免疫力好,乃至不药而愈。就像国度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担任人唐小平说的那样:
    “以往的新冠病毒株惹起肺炎的比例都在50%以上,但当初奥密克戎感染者绝大部份是无症状和轻型,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本轮疫情中,方舱里的感染者多喝水、劳动好,很快就能出舱了,用药也只是对症反对,包罗解热、镇痛的药,还有一些中药。”
    民众贮备一些减缓感冒症状的药物能够,但若没有泛起任何症状就提前把药吃了,不只不克不及治病,反而会减少肝脏等器官的担负,得失相当。
    04 白叟孩子怎么办?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曾说:“香港的问题是,咱们没有胜利地为最软弱的人群——老年人,特别是那些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接种疫苗。”
    新冠病毒对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很不敌对,尤为是那些有根底病的老年人。复盘年终的香港疫情,咱们看到过这样一张数据图:

    80岁以上白叟未接种疫苗,病死率高达14.67%,70-79岁则为4.52%,60-69岁为1.71%。
    而那些接种过四针疫苗的80岁以上的白叟,病死率降至1.03%。
    虽然说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总数在寰球名落孙山,然而8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的确不高。
    国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为65.7%,增强针接种占比只要40%。”
    所以,倡议老年人仍是要打疫苗。
    至于儿童,也属于新冠易感人群,并且三岁下列没有新冠病毒疫苗掩盖。
    不外值得留意的是,本轮疫情中,儿童感染新冠后症状相对于对比轻,个别3至5天就可以恢复。
    05 往年还能回家过年吗?
    广州解封后不久,一条“广州登程火车票刹时搜寻量增2.5倍”的话题登上热搜。
    年关将近,归心似箭。然而疫情三年,每一个次回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中很首要的一个缘故,就是各地的防疫政策其实不一致。
    往年这类状况,可能会更重大。
    由于大城市在放松,但小中央并未跟进。有些小中央,乃至还收回了“非须要不回家过节”的呐喊。
    间隔春节也没多少时间了,这些问题都需求给民众一个精确的回覆。

    法定的春节假期也就一周时间,别你这里松一松,咱们登程了;那边紧一紧,还没进家门,又要返程了。

    自媒体人@新广州人老罗,分享了一个敌人的阅历。
    广州「解封」后,他的敌人回到北京,给他“报喜”:
    “只有不是高危险地域,到了北京不只不必居家隔离,只做三次核酸就行了。”

    固然,广州和北京的做法,说究竟并不是“创举”,而是在落实“优化防控二十条”。
    按照当初病毒传布的特征,能否用居家隔离代替集中隔离?在“二十条”的根底上,是能够进一步探究和优化的。

    就像那句话说的: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历来只要「人民至上」,没有所谓的「防疫至上」。
    大疫三年,有人没啥影响,有人还挣了钱,有人却曾经到了极限……
    能早一天回归正常糊口,就早一天回归吧。
    06
    有人问耳朵,你是反对“清零”,仍是反对“放开”?
    其完成在曾经不是一个选择题,大势已定。
    这不是一个无菌的世界,除了新冠,人类其实也始终在和艾滋、炭疽、麻疹、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做长时间奋斗。
    根据奥密克戎的高传布力和低致病力的特性,你我可能终究都无奈幸免。
    比起感染,人心的恐慌或许更为可怕。由于恐慌,才会真的惹起医疗挤兑。
    最初,和大家分享一个短片:

    这三年,中国人辛勤了。
    愿这个寒冬,咱们都能重拾起3年前的但愿。共勉。

    本文转载自王耳朵学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念,仅供参考浏览,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

    帖子28

    积分114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