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爱国梦碎,澳企之耻:澳航“变节”黎民成为盈利机器!

    [复制链接]

    2022-12-16 12:06:11 24 0

    圣诞假期期近,澳洲却曝出一个令全澳黎民盛怒的视频——几名机场任务人员在处置托运转李的时分疯狂捣毁旅客行李,不只拳打脚踢,乃至还将行李举过头顶,而后重重摔在传送带上。


    愤恨而诧异的澳洲网友表现:“欠好好放行李我能够了解,然而费那末鼎力气举过头顶而后摔在地上,究竟是为了甚么呢?”
    另外一位网友则苦笑到:“八成是由于箱子上贴了‘易碎品’的标签吧。”
    而这些担任转运转李的任务人员,恰是来自近些年来丑闻缠身的澳洲国宝级企业——澳航(Qantas)。


    作为澳洲最大航空公司,澳航不只是国度航空业的旗舰企业,还在成立至今的100多年间承载了简直每一个代澳洲人的光荣与信赖。而澳航俱乐部(Qantas Club)更是成了政商界首要人物出行的必备标配。
    那末这一国宝级企业为何会沦落到如今这一境地呢?
    缘故次要有三个:办理凌乱、资本运作以及利益冲突。
    不难看出近期频现的航班延误、勾销以及行李丧失都来自于澳航的办理凌乱,而致使凌乱的症结又来自于澳洲有史以来最重大的用工荒——近42万个岗位空缺致使一些症结职位泛起断层,其中就包罗担任托运转李的地勤人员。
    在往年8月的一分内部邮件中,澳航要求各级高管在将来3个月中踊跃参预到地勤人员的任务中:搬运及装卸行李、驾驶行李车等“接地气”的工作,最大化放弃航司的正常运行。


    而已经在这些岗位上任务的近1,700名地勤人员,在2020年疫情发作时就受到理解雇,在随后的两年里,澳洲也并无彻底对海内休息力敞开国门,所以形成了外部彻底凋谢,然而休息力却重大缺乏的场面。
    除了地勤人员之外,一些职位较高的员工也由于疫情而分开,更是加剧了澳航的凌乱。
    资本运作
    在人手缺乏的状况下,澳航并无将重心放在人力资源的重组上,而是将指标对准了资本市场。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AFR)报导,仅在2015-2019年间,澳航在股权回购(share?buyback)上就破费高达28亿澳元(该时代的市值峰值仅为84亿澳元摆布)。


    澳航(ASX:QAN)在过来20年内的市值变动一览
    股票回购,望文生义,是指上市公司用现金购买市场下流通的本公司股票,经过增加流通股票数量,完成股价贬值(市值除以股票数量等于股价,股票数量越少,股价越高)。
    实践下去说,股价贬值又有三个益处:
    增加公司账户上的非须要赢余(少量闲置现金),从而增加所需派发的股息(本钱);
    回购股票形成股价回升,加强公司形象并为投资者带来红利,进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改良公司现有资本构造以及其余症结数据,好比当股权和债务比例失衡时,股票回购能够改良比例,乃至评价机构对公司的评级。
    显然,澳航回购股票的目的恰是上述三个,而股票回购也属于上市公司的正常企业行动,无可非议。


    澳航近些年来股票回购纪录一览,数据来源:澳航


    然而问题就出在澳航回购的范围之微小,创下了澳洲股市有史以来最高比例。
    数据显示,澳交所达到回购范围超过10%的上市公司一共只要三家,分别是钢铁制作商博思格(BlueScope ASX:BSL)、平安防具制作商安塞尔(Ansell ASX:ANN)以及矿业巨头力拓团体(Rio Tinto ASX:RIO)。
    即使在金融市场高度兴旺的美国,上市公司回购比例个别也在不会超过3%。
    所以,澳航的实在目的是取悦股东。
    其次,在过后国内油价极低的状况下,澳航并无把重心放在保障员工福利或更新老旧航机等首要事项上,而是采用了资本运作。


    澳航(ASX:QAN)在20十二年至今的股价一览,数据来源:TVC
    一名相熟澳航业务的匿名银行高管表现:“澳航自身的债权比例就很低(没须要大举回购来偿还债权)……这类操作模式更像是私募股权等金融公司的逐利行动,而不是一家私有化的上市公司。”
    AFR金融评论员艾伦·帕崔克更是斗胆指出:“办理企业资本是任何企业的中心,虽然法律没无限制任何企业自在回购股票,然而澳航的资本运作似乎都有一个特点——知足其CEO艾伦·乔伊斯的集体利益,而员工和客户的利益显然是远远在后。”
    的确,在现任澳航CEO艾伦·乔伊斯接管澳航后,澳航从已经排名世界第三一路下滑到第八,而其航机的均匀春秋也达到了13.7年,有近对折以上的航机是由波音737构成,这些将近60年前设计的机型,仍在澳航大范围退役中。


    而乔伊斯在20十二-2020年间,一共收到了高达7,500万澳元的薪水,即使澳航在2014年亏损近30亿澳元的状况下,这位CEO仍然在2014-2017的3年间将价值5,000万澳元的现金和股票装进了裤兜。
    利益冲突
    这一幕,或许会令得多人回忆起2020年疫情席卷寰球之下,有数航空公司大范围停飞:国泰、汉莎、新航……亏损成千上万,有一些则间接破产,而其中就包罗澳洲维珍航空公司(Virgin Australia)。
    为了援救维珍,时任CEO的保罗·斯卡拉不知多少次到首都堪培拉“上访”,“恳求”联邦政府为维珍提供价值14亿澳币的接济金。


    维珍申请联邦政府经过可转换票据(convertible notes)的方式放贷,一旦公司在将来泛起守约,无奈定时偿还存款,那末联邦政府能够将这些票据转换为维珍公司的股权。
    然而难以捉摸的疫情,以及千千万万被逼入绝境的企业,联邦政府终究没有选择伸出援手,目击全澳第二大航司的维珍就此破产,少量股权投资者分文不剩。
    然而,澳航却收到了超过20亿澳元的政府补贴(维珍仅收3.68亿)。
    所以,在澳洲政府弃卒保帅的战略下,不只就义了第二大航司,而维珍的破产也让本已占有70%当地市场的澳航,一晚上间坐上了垄断的宝座。
    一个简直没有竞争的市场,一个国宝级的旗舰企业,一个被疫情影响而迫切需求出行的客户群体,所产生的化学反映可想而知——凌乱。
    花旗银行剖析师塞缪尔就追踪剖析了近期来回于悉尼到墨尔本之间的2,500个班次,发现目前的机票价钱比疫情前(2018-2019)高出31%,而更惊人的是,这一价钱是由极高的航班空座率带来的(每乘客均摊)。
    在往年7月到9月之间,来回于悉尼和墨尔本之间的经济舱票价涨幅达到了30~60%。即使提前7天订票,价钱也在300~500澳元之间(以往的等同机票价钱大略为100~200澳元)。


    可见,一个由国度政府维护、以国度形象和民族情怀背书的航空公司,曾经变为了一个盈利机器,为股东的利益而运行,与澳洲黎民的利益南辕北辙。
    至于这次摔箱子丑闻,是不是可以完全把那些依然沉迷在“爱国梦”中的澳洲人叫醒,咱们不得而知,然而能够肯定的是,充溢良性竞争以及更多监视的市场,才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好保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1

    帖子41

    积分191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