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作为“过去人”,澳洲华人向国际邮寄药物,务必留意这些事(多图)

    [复制链接]

    2022-12-18 18:04:35 82 0

    【华人网十二月18日讯】据ABC News动静,中国疫情政策大转弯,感染人数激增,病院人满为患,药店一药难求,这所有都牵动了海内华人的心。在澳大利亚,部份华人购买退烧罕用药Panadol或Nurofen以及喉片给中国的亲人敌人,帮忙他们渡过难关。


    来自悉尼的范怡女士移民澳大利亚15年,当初是一位关照孩子的家庭妇女。
    往年早些时分上海疫情重大时,范怡耽心家里没有药,往家里寄了些Panadol。比来中国疫情限度措施放松,她在这个月又寄了一些退烧药、维C泡腾片以及治咳嗽的药。
    “我妈妈在上海,并且我妈妈曾经70岁了,跟我爸爸两集体,”范怡在承受ABC中文彩访时说,“一旦凋谢,我就耽心他们家可能没有药,并且我妈妈是没有这个习气家外面备药的。”
    药物抢购潮席卷海外外



    在中国,各地发烧门诊外排长队,人们在线上线下抢购药品。
    来自北京的42岁的常琳云(Chang Linyun, 音)承受路透社采访说,她请她在澳大利亚的敌人给她年幼的儿子买退烧药,由于北京的药店曾经卖完了,代购的要价又过高。
    “我想买两瓶Panadol和两瓶Nurofen......[然而]我的敌人告知我,她在墨尔本的家左近的药店退烧药都没货了,由于太多中国代购也在买,”常琳云说。
    在墨尔本的华人聚居区Box Hill,一位配药师说,几家药店都没有Panadol了。
    在香港,一家药店的两名销售人员表现,Panadol的库存十分低。
    香港一名姓罗的30岁女士说,她在帮国际的敌人购买流感和退烧药以及疾速检测试剂。
    “我在北京的敌人让我寄一些流感药物和疾速检测试剂。他们在北京基本买不到,他们在网上下了定单,但甚么都没有送来,” 罗女士说。
    在澳门,卫生当局对用于医治新冠症状的抗病毒药物实行限购。
    悉尼的范怡买了药之后会经过快递公司寄回上海。她阐明显觉得到比来几天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大增。
    “我显著觉得咱们这边的快递公司,就是打包点,他任务业务压力好大,中午几乎就像下馆子同样,你基本都挤不进去,蹲在地上打包,”范怡说,“全都是寄药品的。 ”
    专家倡议民众小心行事



    根据范怡以往的教训,从悉尼寄包裹到上海个别需求两个礼拜的时间,不外她耽心当初圣诞新年假期降临,寄送时间不知道会不会延伸,这些药能否及时送到父母手里。
    不外,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家杨辉副传授提示大家,在向家人敌人寄药方面还需小心行事。
    “首先是正确用药和平安用药,即使是对看起来最普通的药物,也应该防止自觉使用药物,特别是防止滥用,”杨辉副传授在承受ABC中文彩访时说。
    “药物充足是临时的,需要会激起出对供给的进步,万里寄药的形式并不是是无效的。澳大利亚的药物,特别是批发药物,应该首先包管给本地人使用,”他说。


    另外,墨尔本长江快递公司担任人赵图画在承受ABC中文彩访时提示,是不是能够邮寄药物需求理解中国的政策。
    他引见说,在过来两周中,但愿邮寄Panadol以及维生素C泡腾片的客户讯问量减少了20%到30%,然而该公司其实不允许邮寄药品。
    “讯问的顾客次要想寄到北上广人口密集的城市,还有疫情没有很重大的城市,为了提前预防,也想寄一些药品回去,”赵图画告知ABC中文。
    “药品是国度办理的货色,实践下去说就是都是不克不及寄的,” 他说,“咱们次要是以保健品为主的,药字结尾的都不克不及往国际随便的寄。”
    中国一些大型制药公司表现,正在“竭尽全力”减少产量,解决药物充足问题。
    据中国地方电视台报导,因为医治发热和咳嗽症状的药物需要骤增,政府反对的国药团体已将症结药物的日产量进步了两倍。
    医疗零碎不胜重负
    十二月15日,中国讲演了2157例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然而跟着检测点愈来愈少,同时当局也再也不讲演无症状病例数,这些民间数字曾经无奈实在反应疫情的重大水平。
    中国正在抓紧对老年人群体的疫苗接种,高危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以接种第二剂增强疫苗。
    最新的民间数据显示,中国周二注射了143万剂疫苗,远高于十一月份天天约10万至20万剂的程度。截至十二月13日,中国有92.73%的人接种了新冠疫苗,90.37%的人承受了全程接种。
    但是,跟着疫情在中国全国不停蔓延,多个大城市的病院曾经泛起资源紧张迹象,发烧病患无处寻医问药的困难愈来愈广泛。
    “咱们病院挤满了病人。天天有七八百人发热,”四川一家三甲病院一名姓李的医生说。
    北京一家大型公立病院的一位医生告知路透社,北京一些病院有高达80%的员工遭到感染,但因为人手充足,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需求任务,他所在病院的一切手术和内科手术都已勾销,除非病人“今天就要死了”。
    近日有网传动静称四川大学华中医院一位医先生带病下班猝死,该病院民间微博公布状况通报称,该先生在突发不适量天的“逐日安康打卡讲演正常”,“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疾病诱发的呼吸心跳骤停”。
    澳洲有何鉴戒教训?



    蒙纳士大学的杨辉副传授始终在亲密关注中国近期疫情限度措施放松后的状况。
    他说,作为“过去人”,十分了解这个阶段民众的焦虑和恐慌心思。
    澳大利亚一年前乃至直到比来两个月也泛起过跟当初中国相似的感染病例数量激增的状况,有的人感染第二次或第三次,当初澳大利亚的状况曾经没有那末重大,并且人们的心态广泛都很“沉着淡定”。
    杨辉副传授表现,病例激增阶段的战略,是维护重点人群,尽可能保护医疗和急救零碎的运行。
    “对居家和养老机构的白叟(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白叟)的重点维护和反对,是症结的做法,这既包罗疫苗接种、物理间隔、清洁消毒、口罩手套等措施,更包罗对老年人及其关照者的反对。”
    “对医疗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医护和急救人员的维护和反对十分首要。”
    目前中国民间的指引与澳大利亚过后的做法同样,也是倡议症状轻微者在家隔离。中国方面表现当初大少数病例都是轻微或无症状。
    香港大学盛行病学家本·考林(Ben Cowling)表现,往年早些时分香港疫情顶峰时,基本没有足够的病院资源来应答病例激增,他正告称中国大约一到两个月后可能也会产生相似的状况。


    寰球出名征询公司欧亚团体(Eurasia Group)的剖析师周四在一份讲演中表现,中国在接上去的几个月里,“可能会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新冠”。
    其余专家以为可能的死亡人数超过200万。迄今为止,中国仅讲演了5235例与新冠相干的死亡病例,以寰球规范权衡,这一数字十分低。
    而在承受内部支援方面,迄今为止,北京在很大水平上对东方的疫苗和医治办法持抵抗态度,始终依赖于外乡制作的疫苗。
    中国内政部发言人汪文斌昨天在回答相干问题时说:“咱们有轨制劣势,咱们一定能顺利渡过疫情顶峰期。”

    原文链接: 点击进入
    *以上内容为墨小哥哥整顿编译报导,不代表本网站观念,亦不合错误其实在性担任。未经书面受权,不得转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35

    积分17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