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中文背乘法表是捷径 但的确跟“数学理解”没有太多正相关
实际情况中我可能觉得记忆+理解可能比较有效
例如如果记得5x8是40 那么万一不记得6x8 如果理解的话只是40再多一个8
一大部分不喜欢数学 数学差的学生在乘法表就被落下了(无论用记忆还是理解的方法)
要是6x8可能都要想个一分钟还不一定算对 那以后6x*8x,6x/5-8x/3等等 还需要浪费cognitive load去想6*8 就更糊涂了
这就就像一个永远没有正反馈的游戏 每次刚进游戏就被最小的怪物打死 肯定就不想玩了 我想这可能是一部分澳洲人不喜欢数学的原因
最理想情况下 应该尽可能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中学低年级index law, Pythagoras等等 理解能力好好的学生应该好奇并理解为什么 当然有一些是当前知识证明不了的 例如volume of cone/sphere
这些原理和证明 对好的学生来说是蜜糖 对稍微没那么好的学生可能是毒药让其糊涂/恐惧 所以有人觉得11-12年级的Cambridge教材很好 有人觉得太复杂看不懂考试又“不考”
例如微分 d/dx x^n 如果不去理解原理的话 基本上就是算术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哪怕到了HSC 2u数学 也不太需要“知其所以然” 很多题的本质是算术 重复着和教材例题差不多难度的算术
例如2u数学在trig里面用ASTC 但是很少有学生记得ASTC只是个帮助记忆的口诀 不是其定义和原理 :
https://www.ringomok.com/2024/08/15/astc-is-bad/
|
|